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臺灣生命大百科
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
關於本站
最新消息
專題導覽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圖庫
生物圖書館
影片專區
物種頁面
大百科大聲公
看更多
Methanobacterium palustre
Zellner et al. 1990
分類位階
Species
(種)
古菌界
>
廣域古菌門
>
甲烷桿菌綱
>
甲烷桿菌目
>
甲烷桿菌科
>
甲烷桿菌屬
>
Methanobacterium palustre
作者:賴美津,陳聖中
來源: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太古生物研究室
圖片詳情
物種解說
作者
賴美津, 陳聖中
資料提供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太古生物研究室
上次更新
2018-02-26 14:26:31
描述
Methanobacterium palustre FG694aF是純化自造成921大地震的台中大坑車籠埔斷層地表下694公尺的斷層泥樣品。此菌株屬於細桿狀,細胞大小寬約0.5-0.7 μm,長約1.2-2.4 μm,細胞外層主要是由pseudomurein組成。此菌株與標準菌株Methanobacterium palustre FT具99.3 %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但於甲烷化作用的碳源利用上,菌株FG694aF只能利用CO2+H2、甲酸作為甲烷化作用的碳源,菌株FT可利用CO2+H2、甲酸、異丙醇(2-propanol)與異丁醇(isobutanol)作為碳源。菌株FG694aF的最佳生長條件為37oC、0.08 M NaCl與pH 5.7-6.8,菌株FT則為33-37 oC、0-0.3 M NaCl以及pH 7.0,顯示菌株FG694aF對鹽度以及較酸的環境具有較高的適應性(Wu and Lai, 2011)。甲烷桿菌屬曾發現於泥炭沼澤、厭氧分解槽、各種淡水湖泊底泥和稻田等環境,但M. palustre FG694aF是第一株在地下深層環境被發現,顯示出Methanobacterium屬廣泛存在地層下環境(Wu and Lai, 2011)。
參考文獻
賴美津,陳聖中。2017。台灣甲烷太古生物誌。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上傳物種照片
分享
上傳我的生態攝影照片,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