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布氏鯨 (Bryde‘s whale, Balaenoptera edeni) 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挪威捕鯨大亨 Johan Bryde 之名命名。布氏鯨時很容易和鰮鯨 (Balaenoptera borealis) 混淆,然而透過一些外型差異即可分辨這兩個種類,如布氏鯨體型較小 (體長約14公尺),且其吻部上方有三條脊突 (ridge) 自吻部尖端延伸到頭部後方,中央的脊突末端隨兩個噴氣孔拱起。 一如其他種類的鬚鯨 (rorquals),布氏鯨擁有多條喉腹摺,從下顎一路延伸到腹部。上顎的鯨鬚板 250-365片。布氏鯨外型體色呈現黑色或深灰色,在喉嚨和下巴處有白色斑塊,並且有時身上出現由於寄生蟲和小型鯊造成的斑駁斑點。 截至今日,分類學家對於布氏鯨的分類地位仍有爭議。有些學者傾向以 B. edeni 指稱生活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近岸區域,體型較小的的布氏鯨 (Eden's whale, 又稱鯷鯨),以 B. brydei 指稱其他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大洋遠洋地帶、體型較大的布氏鯨。2016 年由世界各國專家組成的海洋哺乳動物分類委員會 (Committee on Taxonomy, Society for Marine Mammalogy) 依現有的科學證據及資源管理需求,決議將所有的布氏鯨暫列為單一物種,Balaenoptera edeni,且暫時以亞種 (B. e. edeni 及 B. e. brydei) 描述體型和遺傳結構略有差異的兩類布氏鯨。 目前尚無科學研究檢驗(可能)出現在台灣水域的布氏鯨屬於哪個亞種。
和其他鬚鯨(如藍鯨、大翅鯨等)相比,布氏鯨的體型偏小。 布氏鯨的外型與鰮鯨非常類似,然而仍有一些獨特的特色可供辨識。 布氏鯨的體色主要是黑色、煙霧灰色為主,腹側白色,深色區域從背部延伸到喉腹摺和胸鰭區域。暗色和淺色之間的分界並不明顯。布氏鯨的吻部和其它鬚鯨一樣呈現V字型,但其上有三條平行的脊突,縱向從嘴尖延伸噴氣孔,此一特色為布氏的最典型的外型特徵。 布氏鯨的頭長約佔身長的四分之一,背鰭的鐮刀形相當醒目,具有錐形尖端,大約位在身體的大約四分之三處。尾鰭寬闊,後緣直。喉腹摺從下顎延伸到肚臍之後 (相對地鰮鯨的喉腹摺並未延伸至肚臍位置)。雌性體型普遍略大於雄性,雌雄成年個體之間的體長差異約為50-60公分。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小型布氏鯨的成年體長在9-11.5公尺之間,而遠洋型的布氏鯨成年體長可達14.6公尺(雄)或15.6公尺(雌),體長在11公尺左右的遠洋布氏鯨大抵都尚未達性成熟年齡。 布氏鯨大多時候都是單獨行動,或是以母子對的形式成對活動。在覓食場附近可能形成鬆散的大型群集,一個群集裡最多曾達10-23隻鯨魚。 布氏鯨進食方式和其它鬚鯨(rorquals)相似,以張開大口吞入大量海水,再以下顎透過鯨鬚板擠掉嘴裡的水分,最後吞食剩下困在嘴裡小魚和磷蝦。 布氏鯨魚是相當活躍的鬚鯨物種之一,牠們經常跳出水面,每次潛水時間約一到兩分鐘,通常在水面和水深300公尺間活動。布氏鯨的遷移模式不盡相同,在熱帶近岸水域的布氏鯨顯然終年停棲在同一地區,而亞熱帶水域的族群則可能隨食餌移動而進行有限規模的遷徙。熱帶水域的布氏鯨全年均可繁殖,而亞熱帶水域的繁殖期主要為冬季。布氏鯨的孕期約一年,每次生一胎,新生兒體長約4公尺。 布氏鯨的壽命可達 50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瑩 資料提供 陳瑩 上次更新 2017-07-28

GBIF物種分布地圖

的 Balaenoptera edeni Anderson, 1879 鯷鯨 臺灣分布紀錄

資料來源聲明

以下展示的物種分布地圖及相關資料,皆來自 GBIF全球網站。 本網站僅用物種學名向該服務介接展示,無法保證資料正確性,亦無法回應或處理與資料相關的問題。 如需進一步確認或反映資料問題,請直接聯繫 GBIF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