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28個物件
白頭文鳥
白頭文鳥
邵麒軒
Litchiomyia chinensis
荔枝癭蚋
王泰權
2020
癭蚋幼蟲在荔枝葉片內取食形成突起的蟲癭。
Litchiomyia chinensis
荔枝癭蚋
王泰權
2020
荔枝受害後的葉片
四脊滑螯蝦
四脊滑螯蝦
紀重佑
白尾八哥
白尾八哥
陳明芫
巴拉草
巴拉草
張楊家豪
大陸畫眉
大陸畫眉
陳明芫
Leucobryum juniperoideum (Brid.) Müll. Hal. 庭園白髮苔(moss) 生態照
庭園白髮苔
姚奎宇
植物體常呈墊狀生長,因葉綠素集中在植物體內部中間的葉綠體細胞中,所以整體看起來呈現白綠色。 標本編號:K.-Y. Yao 4533
Homaliodendron flabellatum (Sm.) M. Fleisch. 樹平苔(moss) 生態照
樹平苔
姚奎宇
葉羽狀分枝,整個植物體呈扁平樹狀。 標本編號: Yao 3650
Rhytidium rugosum (Hedw.) Kindb. 垂枝苔(moss) 生態照
垂枝苔
姚奎宇
植物體大型,直立或傾立,不規則羽狀分枝。 標本編號:3710
Ptilium crista-castrensis (Hedw.) De Not. 生態照
毛梳苔
姚奎宇
植物體匍匐,先端挺立,規則羽狀分枝。
Antitrichia curtipendula (Hedw.) Brid. 生態照
逆毛苔
姚奎宇
植物體不規則羽狀分枝,莖略帶紅色。
Marchantia polymorpha L. 生態照
地錢
姚奎宇
照片中可看到雌枝、雄枝、胞芽杯。
Solmsiella biseriata (Austin) Steere  顯微照
樹生苔
姚奎宇
現在學名一般用Solmsiella biseriata (Austin) Steere 。植物體腹面觀,整體看起來很像Lejeuneaceae植物,照片中可以見到褐色的根為多細胞組成,則是moss的特徵。
Solmsiella biseriata (Austin) Steere 生態照
樹生苔
姚奎宇
現在學名一般用Solmsiella biseriata (Austin) Steere。照片右邊可見蒴。
Frullania ericoides (Nees) Mont. 生態照
皺葉耳葉蘚
姚奎宇
照片中央可見黃褐色的蒴呈4辦開裂。
Taxiphyllum taxirameum (Mitt.) M. Fleisch. 生態照
長葉鱗葉苔
姚奎宇
Hyophila involuta (Hook.) Jaeg. 生態照
卷葉溼地苔
姚奎宇
2014
葉片在乾燥時兩邊會向內捲曲,形成管狀,可在照片右下角稍微乾燥的地方發現這個現象。
Octoblepharum albidum Hedw. 生態照
八齒苔
姚奎宇
2014
右邊為下雨過後,淋到雨的八齒苔呈現綠色;左邊則為未淋到雨的,呈現白色帶有絲綢的光澤。
Octoblepharum albidum Hedw. 生態照
八齒苔
姚奎宇
2014
植物體在野外乾燥時的狀態呈現白色,且帶有光澤。
Hylocomium splendens (Hedw.) Schimp. 塔苔(moss) 生態照
塔苔
姚奎宇
Hylocomium splendens 塔苔(moss)每年會在舊的植物體主幹上抽新芽,形成新的植株,形成植物體層層疊疊的特殊生長方式,塔苔(moss)的名字因此而來。 標本編號:K.-Y. Yao 4539
Chrysocladium retrorsum (Mitt.) M. Fleisch. 垂苔(moss) 生態照
垂苔
姚奎宇
植物體通常生長在中高海拔的樹上及岩石上,較老的部分呈現褐色~黑褐色。 標本編號:K.-Y. Yao 4564
Dicranodontium denudatum (Brid.) E. Britton 青毛苔(moss) 生態照
青毛苔
姚奎宇
植物體呈叢型生長,葉常脫落,照片中可見到葉脫落後的莖呈紅褐色。 標本編號:K.-Y. Yao 4534
Macrocoma tenue (Hook. & Grev.) Vitt subsp. sullivantii (Müll. Hal.) Vitt  簑毛苔蘚氏亞種(moss) 生態照
苔氏簑毛苔
姚奎宇
葉乾燥時緊貼在莖上。 標本編號:K.-Y. Yao 4557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