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915個物件
台日截尾長小蠹雄蟲側面觀
臺日截尾長小蠹
劉藍玉
台日截尾長小蠹雄蟲側面觀。
台日截尾長小蠹雄蟲背面觀
臺日截尾長小蠹
劉藍玉
台日截尾長小蠹雄蟲背面觀。
Scolytoplatypus blandfordi Gebhardt, 2006
布萊福德小蠹
劉藍玉
布萊德福小蠹雌蟲側面觀
Scolytoplatypus blandfordi Gebhardt, 2006
布萊福德小蠹
劉藍玉
布萊德福小蠹雄蟲側面觀
Scolytoplatypus blandfordi Gebhardt, 2006
布萊福德小蠹
劉藍玉
布萊德福小蠹雌蟲背面觀
Scolytoplatypus blandfordi Gebhardt, 2006
布萊福德小蠹
劉藍玉
布萊德福小蠹雄蟲背面觀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生態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筆者以前常誤認為此種為真苔Bryum argenteum,同樣植物體帶有白色至銀色的光澤,然而此種常有無性芽,植物體較為粗短,葉中央細胞較細長,若有蒴,則蒴不彎曲或微彎,可以真苔作區別。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顯微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葉中央細胞。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顯微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無性芽。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顯微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葉基部。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顯微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葉。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大鹿真綏蟎交尾囊
大鹿真綏蟎
Jhih-Rong Liao
2015
大鹿真綏蟎交尾囊
江原鈍綏蟎佔據虎皮楠木蝨的蟲癭
江原純綏蟎
Jhih-Rong Liao
2017
鵲 (虎皮楠木蝨) 巢鳩 (江原鈍綏蟎) 佔的捕植蟎
雌性與卵
食竹裂爪蟎
Jhih-Rong Liao
2017
Abacarus emarginatus Huang, 2001
凹葉柃木畸節蜱
黃坤煒
A, 背面圖; B, 足及生殖器; C,側面圖; D, 羽爪及爪。
Abacarus semicirculus Huang, 2001
半圓畸節蜱
黃坤煒
A, 背面圖; B, 足及生殖器; C,側面圖; D, 羽爪及爪。
Abacarus inversus Huang, 2001
反轉畸節蜱
黃坤煒
A, 背面圖; B, 足及生殖器; C,側面圖; D, 羽爪及爪。
Abacarus machilus Huang, 2001
楨楠畸節蜱
黃坤煒
A, 背面圖; B, 足及生殖器; C,側面圖; D, 羽爪及爪。
Abacarus eminens Huang, 2001
江某畸節蜱
黃坤煒
A, 背面圖; B, 足及生殖器; C,側面圖; D, 羽爪及爪。
Abacarus eminens Huang, 2001
江某畸節蜱
黃坤煒
在江某葉正背面造成水泡狀的癭。
Gymnostomiella longinervis Broth. 長肋疣壺苔(moss) 生態照
長肋疣壺苔
姚奎宇
植物體小,生長在低海拔的石灰岩上。
Pseudosymblepharis angustata (Mitt.) Hilp. 擬合睫苔(moss) 生態照
挾葉擬合睫苔
姚奎宇
植物體直立,常呈墊狀生長,黃綠色,常見於臺灣中海拔開闊地區的岩石上;葉線狀披針型,乾燥時強烈捲曲;葉基呈V形分化,具肩部;葉緣平坦不背捲或腹捲。葉細胞具多個疣。中肋達尖;橫切面有兩層石細胞。蒴齒白色。
Sphagnum junghuhnianum Dozy & Molk. subsp. pseudomolle (Warnst.) H. Suzuki  暖地泥炭苔擬柔葉亞種(moss) 生態照
暖地泥炭苔
姚奎宇
植物體白綠色,大型,長約10公分。枝葉卵形,先端成僧帽狀;透明細胞具螺紋,背面觀具數個水孔;葉綠細胞橫切面呈三角形。照片中植物體先端黃色部分為藏精器。標本編號: K.-Y. Yao 6121 (TAIE)
Pyrrhobryum spiniforme (Hedw.) Mitt. 刺葉燄苔(moss) 生態照
刺葉燄苔
姚奎宇
植物體直立,少分枝;假根少,僅在植物體基部,常生長在樹基。葉線狀披針形;葉緣具成對齒。葉細胞平滑無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