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本種展翅長約 25-30 mm;雄蟲觸角雙櫛齒狀,雌蟲絲狀;頭部、胸部與雙翅主色白色,頸片紅色,腹部主色粉紅色;前翅頂角鈍,由頂角向內緣中段延伸一灰色寬帶暈,暈紋於各翅脈間斷;腹部中室末端具有一灰色斑,臀角附近另有2-3枚灰色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SA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Lemyra imparilis 上次更新:2021-07-27

分布

日本與臺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SA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Lemyra imparilis 上次更新:2021-07-27

棲地

棲息於低海拔森林帶,成蟲主要發生於秋季,幼蟲主要發生於春季,取食多種闊葉樹或蕨類葉片。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SA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Lemyra imparilis 上次更新: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