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garis daitozana Wileman, 1908

Phengaris daitozana Wileman, 1908 白雀斑灰蝶
Phengaris daitozana Wileman, 1908 白雀斑灰蝶
Phengaris daitozana Wileman, 1908 白雀斑灰蝶
白雀斑灰蝶
台灣白灰蝶,黑斑白灰蝶,白胡麻斑小灰蝶,白雀斑小灰蝶,臺灣白灰蝶
臺灣特有

綜合描述

具雌雄二型性。雄蝶:頭被毛、褐色:額中央具白色帶紋。觸角黑褐色、有白環。口器褐色。下唇鬚被毛、前伸、大部分呈白色、末端褐色:第三節細小、末端尖。複眼被毛。胸部及腹部背面黑褐色混藍色、腹面白色。足白色,跗節有褐色帶紋:前足跗節癒合,末端下彎、尖銳。前翅三角形,外緣突出。後翅圓形。翅背面底色白色,可透視翅腹面斑紋,前翅外緣至翅頂有鮮明黑褐色邊:中室末端有一黑褐色小斑點。翅腹面底色白色,黑褐色斑點排成三至四列:中室末端有黑褐色斑點。緣毛白褐相間。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前足跗節不癒合、前後翅背面外緣均有黑褐色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中大型灰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白色。前翅前、外緣弧形。後翅圓。雄蝶翅背面白色,前翅外緣有明顯黑邊,中室端有一小黑紋。翅腹面斑點可隱約透視。雌蝶翅背面斑紋較發達,前、後翅均有黑色斑紋。翅腹面底色白色,有排列整齊之黑色斑點。前翅中央斑列弧形排列,後翅中央斑列有轉折。中室端及中室內也有同色斑點。前、後翅沿外緣均有黑色重紋列。後翅翅基有數枚黑色斑點。緣毛白色,翅脈端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Wileman 上次更新:2014-12-08

分布

世界分布:本種為臺灣特有種。 臺灣地區分布狀況:分布於本島高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本種是特有種,分布於臺灣本島中海拔地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Wileman 上次更新:2014-12-08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中央窄,後端略突出,有細橫摺。背兜側突明顯,腹側略膨大。顎形突呈臂狀、強彎曲,端部略窄、扁平、頂端鈍。基腹弧狹窄,強彎曲。抱器寬闊,外緣略凹。抱器內突形成向內之棘狀突起:抱握鋏葉狀,後緣圓糊形:抱器背形成粗骨帶:抱器腹葉狀。陽基軛片V字形。陽莖直,前端膨大:陽莖器遠短於陽莖基,陽莖器末端腹側有瓣狀突起,背側有罩狀骨及尾狀突。角狀器為兩道密生細刺之骨帶,背側帶較短。 雌交尾器:交尾囊橢圓形。交尾囊管甚短,遠短於交尾囊長度,近交尾孔處擴大。交尾孔前板形成寬骨板,末端中央有凹陷:交尾孔後板為輕度骨化骨斑,有橫向皺褶,中央有盤狀小骨。前內骨突短、扁平、向前漸窄。後內骨突長於肛突,甚直。肛突前半部高度骨化,後半部輕度骨化,後端圓,有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20-26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棲息在常綠闊葉林。一年一代。成蝶飛行活潑敏捷,會訪花。幼蟲初期植食性,取食龍膽科臺灣肺形草花與花苞。後期在蟻巢內與蓬萊家蟻共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Wileman 上次更新:2014-12-08

關係

寄主植物:早齡幼蟲取食龍膽科臺灣肺形草之花及花苞,幼蟲後期(4齡蟲)棲息於蓬萊家蟻之巢中,捕食螞蟻幼期個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本種為一年一世代物種,成蟲於夏天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hengaris daitozana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