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本種前翅長約 43mm;觸角主色黑色而近端部1/3區段白色;雄蟲細短櫛齒狀而雌蟲絲狀;頭部粉膚色,頸片底色白色外框紅色,近背側具有明顯大黑圓斑,胸部中央縱向具有寬黑帶,兩側乳白色,肩片底色乳白色而中央具有大黑圓斑;腹部鮮橘紅色,第二至八節之各節基部具有橫向黑斑;前翅長而寬,頂角鈍,底色乳白色,各翅脈上覆黑色,此外具有交錯之明顯黑色寬黑帶紋;後翅底色乳黃褐色,端室斑黑色略呈半月形,亞外緣近臀角以及臀角端各具有一黑色斑塊。無外觀近似種,辨識容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Areas galactina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17-03-27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澳區系,據Dubatolov et al. (2009)的研究此種被劃分為10個地理亞種,臺灣族群視為獨立亞種;蘭嶼族群應亦視為formosana。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Areas galactina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17-03-27

棲地

棲息於低海拔淺山至900公尺下山區;成蟲發生於3-4月,偶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Areas galactina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