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 異紋紫斑蝶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 異紋紫斑蝶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 異紋紫斑蝶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 異紋紫斑蝶
異紋紫斑蝶
雌綫紫斑蝶,線紋紫斑蝶,異型紫斑蝶,端紫斑蝶,紫端斑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二型性明顯。雄蝶:頭黑褐色,有白點。觸角黑褐色。口器黑褐色。下唇鬚前伸、黑褐色,外側表面有一對白色斑紋。胸部黑褐色,腹面有白色斑點;頸板黑褐色,前側及後側各有一白色斑點。足黑褐色,前足跗節癒合、匕狀、被毛。腹部黑褐色,側面及腹面有白色橫帶。前翅三角形,前緣及後緣略凸出、外緣直、翅頂凸出、圓鈍。後翅扇形。翅背面黑褐色泛靛藍色,於前翅外側格外鮮明;前翅中央、外側及亞外緣各具一列藍白色斑點。翅腹面底色褐色,前翅斑紋與背面相似;後翅亞外緣斑點列完整,中央及外側斑點列後半部減退。性標分別為後翅背面前半部之灰色寬斑、沿前緣分布之灰白色斑塊及前翅腹面後半部之灰色斑塊。小面積之乳白色特化鱗見於後翅背面中室近Rs脈基部處及前翅腹面CuA2室近翅基處。緣毛黑白相間。氣味刷黃色。雌蝶:胸部背板具白色斑點及細線紋。腹部斑紋更加鮮明。前翅後緣直。前翅背面斑紋較鮮明,但金屬光澤較微弱,呈藍紫色。後翅背面具鮮明輻射狀帶紋,亞外緣具一列白色斑點。翅腹面底色較淺、無金屬光澤、斑紋較鮮明且不具性標。前足跗節分節、具爪、無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中型斑蝶。軀體黑褐色,有藍白色斑點與線紋。雄蝶前翅向翅端方向突出,後緣向後突出呈圓弧狀,雌蝶後緣直線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前翅泛藍紫色金屬光澤,在雌蝶限於外半部,後翅底色淺。雄蝶前翅外側有白色斑點及藍白斑紋列,後翅前側有一片由特化鱗構成之淺灰褐色區,中室內前側另有一小片奶油色特化鱗;雌蝶前翅白斑比雄蝶發達,後翅有白色線紋作放射狀排列。翅腹面底色黑褐色、有光澤,前、後翅斑紋均似翅背面,雄蝶前翅腹面有一片灰色特化鱗。緣毛黑白相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上次更新:2015-11-24

分布

世界分布:呈泛東洋區分布,小巽他群島亦有分布。

臺灣分布:本島低至中海拔地區,離島亦有記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臺灣本島全島低、中海拔地區。離島澎湖、龜山島、綠島、蘭嶼也有記錄。金門、馬祖地區的記錄屬於不同亞種。臺灣以外見於中國大陸南部、喜瑪拉雅、南亞、東南亞、中南半島等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上次更新:2015-11-24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狹窄,輕微骨化。囊突較長、大型,向前漸細,末端棒狀。基腹弧狹窄。抱器寬闊、瓣狀,密生毛,腹側末端短指狀。陽基軛片板狀,背側有淺內凹。陽莖細長,末端略下彎。陽莖器長度略與陽莖基等長,末端表面有小顆粒。角狀器形成背側帶狀刺棘及腹側一片細刺棘。氣味刷為一對長袋,內有細長毛筆器。

雌交尾器:交尾囊球狀,尾端明顯骨化,上有許多皺褶。花壁為具刺骨斑,位於交尾囊壁對側。交尾囊管骨化、管狀、細長、彎曲,近交尾囊處膨大。交尾囊孔板穹頂狀,略骨化。前內骨突消失。後內骨突細長、直。肛突後端密生毛,基部略骨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41-45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主要棲息在海岸林、常綠闊葉林。一年多代。飛行緩慢,喜訪花。幼蟲取食多種桑科榕屬及夾竹桃科植物葉片。本種常出現在南臺灣紫斑蝶越冬群聚「紫蝶幽谷」,但在北臺灣冬季仍常可見到本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上次更新:2015-11-24

關係

寄主植物:桑科之榕樹、天仙果、澀葉榕、島榕、九重吹、薜荔、珍珠蓮及夾竹桃科之隱鱗藤及絡石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成蝶全年可見。著名的「紫蝶幽谷」即為本種與其他紫斑蝶屬成員於南臺灣峽谷群聚越冬之景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上次更新:2023-04-04

備註

亞種ssp. barsine過往被認為是臺灣特有,但1992年後已成功立足於日本南部島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