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雄蝶:頭部具毛,前額黃色,背面粉紅色。觸角覆有粉紅色鱗。口器黑褐色。下唇鬚前伸、黃色,末端粉紅色。胸部背面覆有白色毛,腹面黃色。腹部覆有黃色鱗。足覆有黃色及粉紅色鱗。前翅三角形,前緣及外緣略凸,後緣筆直。翅背面底色黃色,前翅先端沿外緣具明顯黑褐色邊,通常有一列窗格狀小紋,沿後翅外緣有一列黑褐色斑,前翅中室靠外側有一黑褐色斑點,後翅中室靠外側有一橙黃色斑點。翅腹面底色大多為橙黃色,後翅中室靠近外側有銀斑,前翅中室靠外側有一黑褐色斑點,前翅中央有一列斑點。雌蝶:翅紋與雄蝶相同,惟白色型翅底色為白色,軀體亦為白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21-10-01
其他來源內容
中小型粉蝶,軀體背面黑褐色,腹面白色或黃色。雄蝶前翅背面底色黃色,前翅外側黑褐色,內有一列黃色小紋。中室端有一黑褐色斑點。後翅有灰色鱗散佈,外緣有一列黑褐色小紋,中室端有一橙紅色斑點。腹面底色黃色,前翅沿外緣內側有一列黑褐色斑點,中室端也有一黑褐色斑點。後翅外側有紅褐色小點排成弧形。中室端有兩枚白色斑點。雌蝶分為黃色型及白色型兩型,黃色型斑紋色彩類似雄蝶,白色型翅底色為白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Shirôzu 上次更新:2014-12-08

分布

世界分布:廣分布於歐亞大陸,延伸至北非。 臺灣分布:分布本島低至高海拔,包括離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21-10-01
其他來源內容
在臺灣地區分布於臺灣本島中南部中、高海拔山地以及北部低地。離島龜山島、蘭嶼及澎湖亦時有發現。馬祖地區也有分布。臺灣以外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及非洲東部等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Shirôzu 上次更新:2014-12-08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後緣中央具指狀突出。鉤突向尾端漸細,末端銳尖。基腹弧纖細,略扭曲。囊突膨大、球狀。抱器葉狀,向後漸窄而延伸呈帆狀,腹面具喙狀突起。陽莖長、強下彎,陽莖基腹面具長舵狀構造。陽基軛片簡單板狀,背部具V形淺凹。 雌交尾器:交尾囊卵狀,具顯著附囊。交尾囊管後段骨化。交尾孔板形成圓頂狀構造,與相對應的第8腹節形成U形凹陷。花壁橫帶狀,兩端截平、具刺。肛突密生毛。後內骨突長度中庸、纖細。前內骨突退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21-10-01

尺寸

成蝶前翅長23-30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21-10-01

鑑別型特徵敘述

臺灣地區記錄2亞種:本島與鄰近離島的ssp. formosana 及馬祖地區的 ssp. sinensis,但兩者難以藉外觀區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21-10-01

棲地

棲息在草原性環境。一年多代。成蝶通常在明亮開闊的草原、草地、森林邊緣、荒地活動,飛行活潑快速,好訪花。幼蟲取食豆科之菽草、天藍苜蓿等豆科Fabaceae植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Shirôzu 上次更新:2014-12-08

關係

幼蟲寄主植物:豆科白花三葉草、天藍苜蓿、草木樨、印度草木樨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21-10-01

週期

一年多世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olias erate formosana 上次更新: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