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雄蟲全長46-49 mm,雌蟲全長44 mm。 雄蟲臉部白色,額頭金藍色,複眼背面深褐色,腹面藍灰色。合胸深藍色有金屬光澤,側面有三條完整的黃色縱紋,間雜有數個短縱斑,腳黑色。腹部鮮紅色,平直,末端略變寬,第十節及攫握器黑色。雌蟲斑紋類似雄蟲,合胸深褐色,腹部暗紅褐色,第九及第十節背面黑色,產卵管明顯突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葉文琪 資料提供:葉文琪 來源學名:Lathrecista asiatica asiatica (Frbricius, 1798) 上次更新:2014-06-22

分布

種廣泛分布印度,中南半島、中國華南、日本琉球群島,東至印尼婆羅洲之間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台灣本島局限分布在南部及台東縣,有確認的紀錄一直非常稀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葉文琪 資料提供:葉文琪 來源學名:Lathrecista asiatica asiatica (Frbricius, 1798) 上次更新:2014-06-22

棲地

成蟲出現的地點主要為低海拔山區人為干擾較少的沼澤地周圍,常高倨樹叢頂端,不易被發現。成蟲發生期一~八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葉文琪 資料提供:葉文琪 來源學名:Lathrecista asiatica asiatica (Frbricius, 1798) 上次更新:201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