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10 mm。背甲近圓形,褐色、綠褐色或黑褐色,胸部正中和亞側緣各具一條黑褐色縱帶。頭部隆起,中窩縱向,頸溝和放射溝明確。八眼排成二列,位於隆起的頭部前方,前後眼列均強後曲,前中眼最大,其次為後中眼,前側眼最小。胸板暗黃褐色。上顎基部有白毛。步足細長,灰褐色或褐色,具有黑褐色橫帶。除第III步足僅有一節跗節外,其餘各步足具有二節,與其他科的蜘蛛不同。腹部長卵形,後方較寬。腹部背面黃褐色,具有複雜的黑褐色斑紋。 腹部下面灰褐色,在絲疣和書肺間有二條橢圓斑排成的縱列。外雌器簡單。後絲疣特長,露出體外部分約與體長相等。雄蛛斑紋與雌蛛同,但體型稍小,且較細長,體長約7~8 mm,其第I、II步足顏色偏紅,顯然較雌蛛長。其觸肢膝節呈「S」形,有一簡單的突起,邊緣不呈鋸齒狀,與亞洲長疣蛛(Hersilia asiatica)不同。

【習性】
常見於臺灣中、南部低海拔山區。棲息於樹幹上,不結網或任何巢室,行動敏捷,體色近於樹皮的斑紋,不易被發現。卵粒橙紅色;卵囊產於樹幹上或樹皮縫隙內,外面罩以白色蛛絲,略呈星芒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世煌 資料提供 臺灣常見蜘蛛圖鑑 上次更新 2012-12-02

GBIF物種分布地圖

的 Hersilia striata Wang & Yin, 1985 波紋長紡蛛 臺灣分布紀錄

資料來源聲明

以下展示的物種分布地圖及相關資料,皆來自 GBIF全球網站。 本網站僅用物種學名向該服務介接展示,無法保證資料正確性,亦無法回應或處理與資料相關的問題。 如需進一步確認或反映資料問題,請直接聯繫 GBIF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