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閩南語俗稱白底仔、白帶仔、礁扁,英名Red bait crab, Scaly rock crab, Rafting crab。頭胸甲背面具佈滿魚鱗般的圓形顆粒突起,突起的前緣光滑,側緣與後緣有些具有短剛毛,前側緣含眼後棘有4棘,額部被2個深裂口分成3葉,中央的凸起中間有一條凹溝,腹面光滑。眼窩下緣彎曲,呈連續脊與口框突出前緣相接。螯腳的腕節背面具有細溝及顆粒,顆粒之間光滑,可動指與不可動指的末端呈湯匙狀。第2觸角鞭節短。第3顎足不完全將口部掩蓋,長節及座節缺少斜行的絨毛稜脊,外肢細小,內肢鬚位於長節的前外末角。雄蟹的腹部完全覆蓋末兩對步腳之間的胸板,第3至第6節癒合不可動;但第3與第4節之間的接縫線仍然可見;腹部閉鎖機制屬按鈕型,為角狀邊緣或狹窄尖端,5及6節之間的節縫具有接鄰按鈕的凸起緣。頭胸甲呈褐綠色,腹甲為光滑的白色。
繁殖期在春夏之間。具有粗壯的步腳,可以在淺亞潮帶水流強勁處牢牢攀附住岩石;但其螯腳比步腳來得細小,與其他螃蟹比較起來顯的相當的小,螯腳的可動指與不可動指的前緣均演化成湯匙狀凹陷,可用來夾取或刮取岩石上生長的藻類為食。由於螯腳過小無法威嚇捕食者來防衛自己,因此遇到天敵只能用消極的尋找石縫或是洞穴躲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lagusia immaculata Lamarck, 1818 上次更新:2014-04-02

分布

本種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北大西洋熱帶海域,包括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印尼、臺灣、薩摩亞等地,臺灣各地的礁岩海岸多可發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lagusia immaculata Lamarck, 1818 上次更新:2014-04-02

棲地

大多棲息在岩礁海岸、消波塊、海堤的潮間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lagusia immaculata Lamarck, 1818 上次更新:2014-04-02

保育狀態

因為捕捉的壓力,臺灣北部的無斑斜紋蟹族群數量已漸漸減少,基於保護海洋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有需要訂定管理機制,包括適度減少捕捉行為,捕獲到抱卵的母蟹或是幼蟹隨手予以放生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lagusia immaculata Lamarck, 1818 上次更新:2014-04-02

效益(利用)

澎湖、臺灣東北部、東部及綠島、蘭嶼等地的居民都會捕捉此種螃蟹食用,於夏天常被大量從潮間帶或亞潮帶潛水捕捉,生蟹經醃漬蒜頭、辣椒及醬料後,直接販賣,其風味令人讚不絕口。在蘭嶼達悟族人的飲食文化中還有捕捉到此種螃蟹還可以帶來好運的說法。喜好磯釣的釣客也會以無斑斜紋蟹為餌釣取鸚哥魚或是石斑等珊瑚礁魚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lagusia immaculata Lamarck, 1818 上次更新: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