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俗稱青蟳、花蟹、青花蟹、市仔(蠘仔)、花腳市仔(花跤蠘仔)、花市仔(花蠘仔)、沙蠘、沙蟹、藍點蟹、藍蟹,英名Blue swimming crab, Pacific blue swimming crab, Blue manna crab, Flower crab。頭胸甲呈梭子狀,寬度大多為8至12公分,最大約可達18.7公分,寬約為長的2至2.3倍,表面有許多粗糙的小顆粒及隆起,心胃區缺少疣狀突起,雌性的顆粒較雄性顯著,顆粒間常有許多短而密集的細毛。前額具4齒,中間1對額齒較短小,旁邊的較尖銳;幼體的較圓鈍,成體的較尖銳;前側緣含眼後齒共有9齒,其中第9齒特別長且橫向生長成尖棘;後側緣呈圓形。螯腳左右大小不同,瘦長,雄性螯腳長度約等於頭胸甲長的4倍,長節內緣有3至4枚尖棘,腕節的內、外角各有1棘,掌部有3棘,掌部下緣光滑。泳肢的後緣無刺或小刺。 雌雄顏色有明顯的差異,雌性的頭胸甲與步腳均呈橄欖色、紅褐色、棕綠色至灰色,螯腳前節腹面淡橙色、延伸至可動指及不可動指基部,兩指前端為紅褐色至深紅色;步腳的前節和指節為淡橙色至紫色;螯腳和泳肢具有許多淡色的斑點和雲斑。雄性的頭胸甲呈黑褐色,帶有一點暗紫色,並散生著左右對稱的淡色浪花狀斑紋,螯腳及步腳末3節均呈寶藍色至紫色,兩指的內側顏色較淡,外側與指尖均呈紅褐色至紫紅色,虎口處有1個紅褐色的斑點;螯腳和泳肢具有鑲深色邊的淺藍色至白色圓斑。
肉食性,為大型兇猛甲殼類, 主要以魚類、其他甲殼類為食物。3月至10月之間產卵,此時成蟹會游到5公尺以淺的淺海交配產卵,出生半年就可達性成熟,壽命僅約1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ortunus pelagic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4-06-23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國 (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海南島) 、臺灣、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群島、澳洲、大溪地、印度、斯里蘭卡、波斯灣、紅海、地中海、紅海、非洲東等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ortunus pelagic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4-06-23

棲地

大多於泥沙海岸潮間帶至80公尺深的泥沙海底潛沙匿居,也棲息在紅樹林、海草床、岩礁尖的泥沙底,以水深10至30公尺數量較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ortunus pelagic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4-06-23

保育狀態

2013年10月15日農委會預告訂定「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限制捕撈體型過小(甲殼寬未滿8公分)的遠海梭子蟹和其他幾種主要食用蟹類與抱卵母蟹(5月1日至9月30日),讓讓尚未成熟的螃蟹能夠長大成熟,並讓已抱卵的母蟹能夠順利產卵,對蟳蟹資源的補充應有正面效益。澎湖水產試驗所並於2009年起進行種苗的培育與放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ortunus pelagic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4-06-23

效益(利用)

本種為熱帶地方的重要食用蟹。臺灣各地漁港經常可見捕獲,是主要的食用蟹類之一,肉質細嫩,肥碩鮮美清甜,為蟹類中的上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Portunus pelagic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