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屬於環節動物門多毛綱葉鬚蟲目的沙蠶科,是一種大型的多毛類,體長可達30公分以上。牠們的身體呈翠綠色或黃綠色,背部可見其體內血紅色的背血管,口部長有發達的鉤狀顎齒,用來捕捉其他蠕蟲類為食。
沙蠺在一般的狀態下身體細長,疣足粗壯而發達,能在底質表面迅速爬行,並鑽入底質內活動,但當牠們要進行生殖之前,體型會有劇烈的變化,身體大約在第二十幾個體節以後的體節,都變寬且變短,身體兩側的疣足也變形成適合游泳的扁平蹼狀,這種會游泳的粗短蟲體稱為「異沙蠶體」。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的夜晚大潮時,會有成群結隊的沙蠶游到水中進行交配,雌蟲與雄蟲平行共游,一起將精子及卵釋放到水中,以增加牠們繁衍後代的機率,這種集體交配的現象稱為「群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坤瑄 資料提供 李坤瑄 上次更新 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