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大型蛭類,成體體長約4-12公分,體寬約5-20公釐,吸飽血後可更寬。頭部稍小於體寬,尾吸盤幾乎等於體寬。身體背腹扁平。背部底色為橄欖綠或綠褐色,背中有一條暗色縱紋,縱紋兩側亦各有兩條斷續不明顯的細條紋。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橘黃色條紋。腹部則是一整片較背部稍淺的均勻橄欖綠或綠褐色。
吸血,暫時寄主從魚類、兩棲類、爬蟲類、到各種哺乳動物的血液都可為食,包括人類。但從未有吸食鳥類血液的紀錄。水生種類。平時停棲在水面高度的植株或物體上,一旦偵測到人獸入水時的水波震動,便迅速的游向震動源以尋找可能的寄主並附著其上。游泳能力佳,爬行能力尚可。一旦附著上暫時寄主(如人類)的體表,就會尋找皮膚較薄且柔軟的區域嚙咬。由於體型頗大,嚙咬時的痛感頗為明顯,且從空腹到吸飽血的過程可達兩小時左右。一次吸血後可達原本體重之2-7倍,吸飽之後會先放開口吸盤並以尾吸盤垂掛在寄主(如水牛)身上如葫蘆狀,稍後也會放開尾吸盤並且從寄主身上墜落。無日夜行性之分別,全天候都有機會遇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賴亦德 資料提供:賴亦德 來源學名:Hirudinaria manillensis (Lesson, 1842) 上次更新:2020-07-02

分布

原生種,根據文獻記載,主要分佈於本島中部及南部,但近年來僅在恆春半島上和花蓮地區某些大型草食哺乳類活動區域有紀錄。除了臺灣以外,則廣泛分佈在中國南部、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尼、馬來半島、印度、孟加拉、及斯里蘭卡。在美國南部和中美洲則是外來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賴亦德 資料提供:賴亦德 來源學名:Hirudinaria manillensis (Lesson, 1842) 上次更新:2020-07-02

棲地

低海拔平原地區之水田、沼澤、池塘、溝渠等靜水或緩流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賴亦德 資料提供:賴亦德 來源學名:Hirudinaria manillensis (Lesson, 1842) 上次更新:2020-07-02

風險

對人類基本上無害,但因為體型頗大,嚙咬時會有明顯的疼痛,且傷口也不小。嚙咬與吸血過程中會釋放抗凝血物質以利持續吸血,因此傷口會持續流血數小時,甚至持續滲血長達一天。之後傷口癒合過程中或許會有些許腫脹或搔癢,雖然若非嚴重過敏體質通常並無大礙,但因癒合緩慢且具搔癢感,使得傷口容易因反覆搔抓而感染。在過去依然廣泛分佈於南部平原的時期,曾經是牧童和下田農家的心頭大患。然而,由於人力和獸力耕作的式微、原棲地的靜水和緩流水域消失或破壞、加上各種化學藥劑的使用和有機污染,菲擬醫蛭早已從臺灣中南部的平原農田水域中悄然消失。由於體型大且容易飼養,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數國是常見的幾種養殖蛭類之一,主要供應作為中藥藥材。在現代西方醫療上亦曾用來吸食斷肢接合的患部以溶解血栓、減少瘀血、促進血液循環與血管再生。如同山蛭吸血的處理方式,若發現水蛭正在身上吸血,只要用指甲緊貼自己的皮膚往水蛭的頭部推去,就能夠讓水蛭的口吸盤脫離皮膚,之後再以同樣方法把尾吸盤推落皮膚即可。強烈建議不要使用坊間傳聞的灑鹽、點綠油精、或用煙頭燙等除去正在吸血的水蛭的方法,因為這些方法都會對水蛭造成強烈刺激,使得水蛭將消化道裡的血液和細菌吐回傷口中,反而更容易造成自身的感染發炎或過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賴亦德 資料提供:賴亦德 來源學名:Hirudinaria manillensis (Lesson, 1842) 上次更新: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