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殼形 : 扁圓錐形
殼寬 : 約4mm
殼高 : 約2.5mm
螺層數 : 約3-4 層
殼微小、右旋,螺塔低而凸,體螺層十分膨大。殼頂尖凸狀,帶有紅色,殼表無光澤,灰褐色,具有明顯肋溝,肋紋比杭福扁帶管蝸牛更密。位於體螺層膨脹處的細溝明顯而緻密。殼螺旋至體螺層處明顯膨大,而至殼口處緊縮,之後又逐漸增大,但比杭福氏扁帶管蝸牛更為收縮。殼口圓形、斜向,唇緣連續,成體殼唇緣向內增厚,而外緣外翻,軸唇緣較寬。口蓋多旋圓形、角質狀,呈半透明紅褐色,中央略微凹陷。殼臍開孔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Chamalycaeus varius (Pilsbry & Hirase,1906) 上次更新:2014-12-22
其他來源內容
殼寬4.5mm,殼高2.8mm,4個螺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貝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貝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amalycaeus varius 上次更新:2014-12-03

分布

臺灣北部。台灣調查記錄 : 臺北市芝山岩、新北市新店銀河洞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Chamalycaeus varius (Pilsbry & Hirase,1906) 上次更新:2014-12-22
其他來源內容
台灣分布: 台北市芝山岩、內湖,台北縣新店市銀河洞
世界分布 : 台灣特有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貝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貝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amalycaeus varius 上次更新:2014-12-03

棲地

棲息於森林內樹林或草叢底層,常活動於土壤表層植物根部、落葉堆、或岩石、樹葉表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Chamalycaeus varius (Pilsbry & Hirase,1906) 上次更新:2014-12-22
其他來源內容
生長於落葉下或地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貝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貝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amalycaeus varius 上次更新:2014-12-03

備註

學名中「varius」為拉丁文「不同、互異、差別」之意,表示與杭福氏扁帶管蝸牛(C. hungerfordianus)不同之意。
臺北市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Chamalycaeus varius (Pilsbry & Hirase,1906) 上次更新: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