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貝殼厚重,略呈紡錘形,螺塔高,殼長可達4公分。殼表呈白色至淡棕色、乳黃色,表面有4列棘瘤和許多小刺,但常因覆蓋石灰質或珊瑚藻而不明顯。殼口呈白色,內唇與外唇均具有白色的齒,水管溝短。口蓋角質,圓錐形或圓形,黑褐色。
本種以石珊瑚為食,特別喜歡吃軸孔珊瑚科的珊瑚,常成群的吸附在石珊瑚邊緣的礁石上,造成珊瑚的死亡。當結螺類大量發生時,可造成大面積的石珊瑚死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Drupella cornus (Roeding, 1798) 上次更新:2013-12-19

分布

本種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南非、馬達加斯加、肯亞、莫三鼻克、坦桑尼亞、紅海、阿拉伯半島東部、印尼、越南、菲律賓、中國、臺灣、東沙、西沙、南沙群島、 日本、新幾內亞、澳洲、波里尼西亞、夏威夷等地。臺灣地區分佈於東北角、宜蘭縣、東部海岸、蘭嶼、屏東縣恆春半島、小琉球、澎湖等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Drupella cornus (Roeding, 1798) 上次更新:2013-12-19

棲地

棲息於珊瑚礁海岸的潮間帶至淺海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Drupella cornus (Roeding, 1798) 上次更新: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