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閩南語俗稱海參仔,英名Ashy sea cucumber。身體富有彈性,粗胖肥短,略呈紡錘形或臘腸形,體長大多介於10至15公分之間。身體表面呈橘紅色、紅褐色至黑褐色。背上密生許多紅色的小疣足,疣足之間具有黑色的斑紋,腹部的管足很發達,呈棕褐色,排成3列。20隻觸手在收縮時略呈楯狀,但在水中伸展時則呈樹枝狀。
以觸手黏附海藻的碎片和珊瑚沙為食。生殖季在食物最豐富的4至6月間,雌雄異體,行體外受精。植營性的黑赤星海參的生殖季較其他植營性海參提早,而其食性和卵營性的樹手目海參相同。所以推測:決定海參生殖季的關鍵,可能不是幼蟲食物的豐富度,或幼蟲環境的好壞,而是成體食物來源的時間。充足的食物才能讓海參的生殖腺正常發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Holothuria cinerascens (Brandt, 1835) 上次更新:2014-02-20

分布

本種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南非、坦桑尼亞、肯亞、莫三鼻克、索馬利亞、馬達加斯加、紅海、沙烏地阿拉伯、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印尼、菲律賓、泰國、中國大陸的廣東、香港、海南島、西沙群島、臺灣、日本、澳洲、新幾內亞、西太平洋各島、夏威夷等地,臺灣地區以北部海岸、基隆、東北角、東部海岸、恆春半島和小琉球等地的數量較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Holothuria cinerascens (Brandt, 1835) 上次更新:2014-02-20

棲地

本種為定居性強的濾食性海參類,大都單獨或成群的匿居在岩礁海岸低潮線至水深2公尺附近的淺海岩縫中,受刺激時會脹起體壁卡在岩縫中,極難捕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Holothuria cinerascens (Brandt, 1835) 上次更新:2014-02-20

保育狀態

本種在「琉球風景特定區」內,已公告為應予保育之稀有野生動物,禁止捕獵、宰殺、採摘、砍伐、破壞或攜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Holothuria cinerascens (Brandt, 1835) 上次更新:2014-02-20

效益(利用)

其體壁肌肉肥厚,是臺灣地區常見的海參中最好吃的一種,會被採集食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Holothuria cinerascens (Brandt, 1835) 上次更新: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