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臺灣生命大百科
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
關於本站
最新消息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圖庫
生物圖書館
影片專區
物種頁面
大百科大聲公
看更多
Afrocucumis africana
(Semper)
中文名
非洲異瓜參
分類位階
Species
(種)
動物界
>
棘皮動物門
>
海參綱
>
枝手目
>
硬瓜參科
>
異瓜參屬
>
Afrocucumis africana
作者:陳育賢
來源: 陳育賢
圖片詳情
Afrocucumis africana
作者:陳育賢
來源: 陳育賢
圖片詳情
Afrocucumis africana
作者:陳育賢
來源: 陳育賢
圖片詳情
物種解說
上次更新
2014-02-19 01:18:16
描述
英名Little African sea cucumber。身體很小,長度僅約2至8公分,直徑約0.5至1公分,體重多在10克以下,呈紫褐色、粉紫色至黑灰色,腹面顏色較淺,稍帶黃色或白色,觸手的顏色較深為黑色。管足僅沿著5個步帶排列,每步帶有管足2行。觸手呈樹枝狀分枝,共有20隻,分為大、中、小5種,排列成內外兩圈,10個大的和5個中等的排列成外圈,5個小的排列成內圈。體壁內骨針很特別,為大型晶狀穿孔板(疣穿孔板),呈凹凸狀,凹陷處長具有小穿孔。管足末端的端板發達,端板旁具有另一類穿孔板,管足內亦有兩端膨大且具穿孔的桿狀體,有的還具有形狀不規則的穿孔板,板的中央有4個大孔,邊緣有很多小孔。翻頸部的皮膚內有桿狀體。石灰環各輻片前端有一凹痕,後端有由2至3個小片構成的、很短的延長部;石灰環的間輻片前端尖,後端凹進。
作者
陳育賢
資料提供
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學
以管足黏附岩壁,在漲潮時伸出細樹枝狀分枝的觸手黏食浮游生物和海藻碎片為食,屬於濾食性,觸手在遇到危險或退潮時會縮入體內。生殖季節在春天的3至4月海水溫度開始上升時生殖,可能和春天水中浮游生物數量增加有關。學者在全年210隻(每月15-20隻)的解剖個體中,僅7.6﹪(n=16)具有成熟的生殖腺,而且全部是雄性,僅在4月期間發現1隻生殖腺快成熟的雌性,而且族群中有相當數量的個體缺少鈣質口環,這顯示牠們大都以橫向斷裂的無性生殖方式繁殖。其卵徑大於300μ,屬於大型卵,所發育成的浮游性幼蟲不需進食,靠卵黃維生,幾天之後就下沉到海底,變態發育成小海參。
作者
陳育賢
資料提供
臺灣生命大百科
分布
本種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印尼、菲律賓、澳大利亞、日本、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島、西沙群島等地,臺灣以東北角、東部、墾丁和小琉球等地較為常見,其他地區偶爾可見。
作者
陳育賢
資料提供
臺灣生命大百科
棲地
大都棲息於岩礁海岸的低潮線碎浪帶至2公尺深的淺海中,也棲息在海草床中。
作者
陳育賢
資料提供
臺灣生命大百科
相關連結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231e&ParentID=0b0000018003231e
http://study.nmmba.gov.tw/Modules/Biology/BioView.aspx?ItemID=41&TabID=35
http://www.wildsingapore.com/wildfacts/echinodermata/holothuroidea/africana.htm
http://bio.ktnp.gov.tw/BIOS100_32.asp?RQNO1=AC003&RQNO=0001&SORTB_ID=AC&SORTB_NAME=%B4%C6%A5%D6%B0%CA%AA%AB&SORTA_ID=
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9d5e7e0b81d9d3510b81b7e45f0b81b80863
http://www.ibkda.com/320878.html
http://www.marinespecies.org/aphia.php?p=taxdetails&id=210950
http://eol.org/pages/587657/detail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9E%E6%B4%B2%E5%BC%82%E7%93%9C%E5%8F%82
http://www.poppe-images.com/?t=11&family=CUCUMARIIDAE&fullspecies=Afrocucumis%20africana&catid=14
延伸閱讀
陳章波
和
李坤瑄
。1997。
臺灣常見的棘皮動物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
趙世民
。1998。
臺灣礁岩海岸的海參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趙世民
(2003).
台灣礁岩海岸地圖
.
410.
廖運志
、
張睿昇
和
邵廣昭
。2012。
潮汐的呼喚:探索北海岸潮間帶
。
Call of the tides。
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黃俞升
和
吳佾芹
。2017。
南方四島海洋生物簡冊-藻類 無脊椎動物
。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