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成蟲身體細長,體長多介於 20-40 公分間,但也有部分個體體長小於 10 公分,寬度介於 0.7-1.5 公分之間。雌蟲普遍體型較雄蟲大。表皮暗褐色,少數個體呈現淡褐色並散布深色斑紋。頭部圓錐狀,末端白色。雄蟲尾部末端兩側變窄,雌蟲則微微膨大成圓球狀。雌雄蟲體表粗糙,有複雜的結構突起,雌蟲在背側與腹側各分布兩列縱向的纖毛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邱名鍾 資料提供:邱名鍾 來源學名:Chordodes formosanus Chiu, Huang, Wu & Shiao, 2011 上次更新:2020-06-29

分布

已知分布於台灣本島低海拔山區與綠島。日本本州與九州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邱名鍾 資料提供:邱名鍾 來源學名:Chordodes formosanus Chiu, Huang, Wu & Shiao, 2011 上次更新:2020-06-29

棲地

成蟲主要寄生在斧螳屬的螳螂體內,但在姬螳屬與螽斯也曾有零星的感染紀錄。成蟲離開寄主後進入溪流或池塘中交配與產卵。卵黏附在溪流中的石塊、樹枝或水草上。幼蟲孵化後寄生在水生生物體內,目前已確定搖蚊、石蠅,與石蠶蛾等水生昆蟲幼蟲會受到感染,但實際的寄主範圍可能更廣。幼蟲在水生昆蟲羽化後被帶到陸域環境中,在遭受捕食後進入斧螳體內繼續下一階段的發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邱名鍾 資料提供:邱名鍾 來源學名:Chordodes formosanus Chiu, Huang, Wu & Shiao, 2011 上次更新:2020-06-29

保育狀態

目前在低海拔近郊普遍能發現穩定的族群,是目前台灣最常見的鐵線蟲種類,然而人類活動如農業或溪流整治仍然會對其族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邱名鍾 資料提供:邱名鍾 來源學名:Chordodes formosanus Chiu, Huang, Wu & Shiao, 2011 上次更新: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