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 5.2~ 6.3 mm。體呈淡綠色、淡黃色或淡橙色。頭頂前半部具有 3 個黑色斑紋 (頭頂前緣端部 1 個近圓形斑紋,兩單眼之前各有 1 個橫向近橢圓形的斑紋);在兩單眼之間的頭頂,則有 1 個大型不規則斑紋,生活於低海拔的個體之此塊斑紋則退化為 1~3 條縱向黑色斑紋。體色與頭頂的斑紋變異,與海拔分布較有關係,與性別則無關,通常生存在中高海拔的族群,頭頂與前胸背板上的斑紋明顯,且體色多為橙色;前翅呈暗棕色或淺棕色,前翅前緣顏色較淡,故稱為白邊大葉蟬。
雌蟲將卵產於寄主植物葉片表皮組織之下,每個卵塊有 1~4粒卵,卵為紡錘形,長軸約 1.5-1.8 mm;生活史約45~60日。本種為多食性昆蟲,在台灣已證實的寄主植物,包括菊科的大花咸豐草、小花蔓澤蘭與紫花霍香薊,以及鴨跖草科的竹仔菜等 (石等,2009)。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 石憲宗 上次更新 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