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單體珊瑚,珊瑚個體小,外觀呈圓盤狀或碟狀,平均珊瑚孔直徑14.5毫米,高4.7毫米。珊瑚體底部扁平或稍微凸出,表面具顆粒狀及錐狀突起。珊瑚體具有4組隔片(S1-S4),共計48片,呈六放排列,隔片筆直生長,表面具有明顯皺折。隔片(S1)最大,末端與中柱連接,隔片上緣著生14-19個棘片狀突起,棘片狀突起大小隨著離中柱距離呈正比;S1和S4中間具有6片隔片聯桿(Synapticulae),距離中柱第5片最大,呈T或Y字型;S2略小於S1,長度約為S1的3/4-2/3,隔片上緣著生4-6個棘片狀突起;S3長度約為S1的1/2,隔片上緣著生4-7個棘片狀突起;S4最短,隔片上緣著生9-10個棘片狀突起。中柱圓形或橢圓形,由小骨柱癒合組成,呈退化狀,中心略微凹陷,底部邊緣與隔片末端連結,直徑約為2.0毫米。第2-3組離片(P2-3)大且明顯,P2位於S2-S3末端,與隔片癒合成的傘篷構造(canopy),約6片,P3位於S3-S4末端,與隔片互相癒合,約12片。肋片3組(C1-C3),C1-C2大小相似,末端接近珊瑚中心位置,表面接近珊瑚孔邊緣處具有長錐狀突起,接近中心處具有顆粒狀突起;第3組肋片(C3)較短,長度約為C1-C2的1/4-1/3。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有容 資料提供:鄭有容 來源學名:Fungiacyathus sibogae 上次更新:2017-04-07

分布

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有容 資料提供:鄭有容 來源學名:Fungiacyathus sibogae 上次更新:2017-04-07

外觀相似性

顆粒蕈杯珊瑚(Fungiacyathus granulosus),但本種珊瑚體較小、隔片上的隔片聯桿及棘片狀突起數量較少、肋片上緣具有長錐狀突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有容 資料提供:鄭有容 來源學名:Fungiacyathus sibogae 上次更新:2017-04-07

棲地

水深411-522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有容 資料提供:鄭有容 來源學名:Fungiacyathus sibogae 上次更新: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