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綠水龍在台灣野外的首次發現紀錄於2010年。有一位送貨員在安坑(新北市新店區)送貨時,看到一隻偌大的蜥蜴在河邊的道路上曬太陽。不久之後,兩爬的玩家與感興趣的學生就證實了這個位於安坑山澗中的繁殖族群。2015年,在20公里之外,新北市的林口區同樣發現「大型的綠色蜥蜴」,成為綠水龍的第二個族群。 由於安坑的溪流距離稠密的人類聚落有相當的距離,因此這個族群顯然是由人刻意帶過去釋放的。而林口的族群位在不同的流域,中間又相隔著人口稠密的都會區,顯然也是由人刻意引入的族群。在20世紀的晚期,由於倍受歡迎的綠鬣蜥在法律上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無法合法取得,因此未納入保育類名單的綠水龍即成為寵物玩家的替代對象。然而到了2001年,人工繁殖的綠鬣蜥獲准在台灣的市面上流通,此時,個性較為緊張、照養上較為麻煩的綠水龍就失去了市場的價值。根據猜測,安坑的族群即是在寵物商無法出清存貨的情形下被放生在天然的溪流環境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1-15

綜合描述

綠水龍在台灣野外的首次發現紀錄於2010年。有一位送貨員在安坑(新北市新店區)送貨時,看到一隻偌大的蜥蜴在河邊的道路上曬太陽。不久之後,兩爬的玩家與感興趣的學生就證實了這個位於安坑山澗中的繁殖族群。2015年,在20公里之外,新北市的林口區同樣發現「大型的綠色蜥蜴」,成為綠水龍的第二個族群。 由於安坑的溪流距離稠密的人類聚落有相當的距離,因此這個族群顯然是由人刻意帶過去釋放的。而林口的族群位在不同的流域,中間又相隔著人口稠密的都會區,顯然也是由人刻意引入的族群。在20世紀的晚期,由於倍受歡迎的綠鬣蜥在法律上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無法合法取得,因此未納入保育類名單的綠水龍即成為寵物玩家的替代對象。然而到了2001年,人工繁殖的綠鬣蜥獲准在台灣的市面上流通,此時,個性較為緊張、照養上較為麻煩的綠水龍就失去了市場的價值。根據猜測,安坑的族群即是在寵物商無法出清存貨的情形下被放生在天然的溪流環境中。
成體綠水龍全長大約60到100公分,尾部長度為體長的2到3倍。通體綠色,腹部至背部有時候有數條暗灰色橫帶,腹部則為較淡的黃綠色。頭大,呈明顯的三角形,喙部下為桃紅而喉部則呈暗紅色。臉頰膨大,耳孔明顯。臉側下方有硬刺。後頸有帆狀突起,上面具有明顯的棘刺狀鬣鱗,由後腦沿著背中脊一直延伸到尾部上方。尾部有明顯的黑褐色橫紋。成體雄蜥明顯比雌蜥大,後頸的帆狀突起和鬣鱗較雌蜥明顯,兩腿內側有明顯的股孔。雌蜥的體型較小,頭明顯較小,所有的鬣鱗和股孔都不如雄蜥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2-25
其他來源內容
成體綠水龍全長大約60到100公分,尾部長度為體長的2到3倍。通體綠色,腹部至背部有時候有數條暗灰色橫帶,腹部則為較淡的黃綠色。頭大,呈明顯的三角形,喙部下為桃紅而喉部則呈暗紅色。臉頰膨大,耳孔明顯。臉側下方有硬刺。後頸有帆狀突起,上面具有明顯的棘刺狀鬣鱗,由後腦沿著背中脊一直延伸到尾部上方。尾部有明顯的黑褐色橫紋。成體雄蜥明顯比雌蜥大,後頸的帆狀突起和鬣鱗較雌蜥明顯,兩腿內側有明顯的股孔。雌蜥的體型較小,頭明顯較小,所有的鬣鱗和股孔都不如雄蜥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1-15

物種描述:

體長約80-100cm。體色是深綠色到黃綠色所組成,側扁的尾巴的中段到末端有深棕色環紋。腹部為白色、淡綠色到淡黃色。喉部顏色多樣,有白色、桃色、淡黃色,有時甚至有條紋。下唇鱗片為白色。背上有一列膨大的鬣鱗由身體延伸到尾巴半部,在受到驚擾時全部豎起。尾長約為體長的三分之二,可做為禦敵的武器,跑步的平衡及游泳的推進。頭頂兩眼間有許多蜥蜴都有的”第三隻眼”,可幫助感光利於體溫調節和偵測敵害。綠水龍的外表和美洲綠鬣蜥很相似,可以由美洲綠鬣蜥的兩腮有大型的圓形鱗片,而綠水龍沒有來簡易區別。雄蜥體長較雌蜥略大,雌蜥體長最大僅約60cm。雄蜥也具有較大較三角形的頭部,以及較大的脖子和尾部,且頭冠也較發達。

本種概述:

屬於舊大陸鬣蜥科,它算是體型較大的種類,爬樹能力很強,而且行半水棲(Semi-aquatic)的日習性蜥蜴。是一種肉食性蜥蜴,可以吃掉許多的原生昆蟲與小型動物,包含其它的蜥蜴與小型哺乳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上次更新:2020-06-22

分布

原生地: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中國南方。 已知引進地區: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檳城),美國(佛羅里達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2-25
其他來源內容
原生地: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中國南方。 已知引進地區: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檳城),美國(佛羅里達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1-15

外觀相似性

自從澳洲水龍Intellagama lesueurii (GRAY, 1831)移出Physignathus之後,Physignathus應該只剩綠水龍,並沒有相似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2-25
其他來源內容
自從澳洲水龍Intellagama lesueurii (GRAY, 1831)移出Physignathus之後,Physignathus應該只剩綠水龍,並沒有相似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1-15

棲地

在台灣的棲息環境位於低海拔水質良好的山區溪澗,而綠水龍就利用溪澗周圍的樹林棲息。會利用溪澗中開闊位置進行日光浴,並在開闊的沙洲產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2-25
其他來源內容
在台灣的棲息環境位於低海拔水質良好的山區溪澗,而綠水龍就利用溪澗周圍的樹林棲息。會利用溪澗中開闊位置進行日光浴,並在開闊的沙洲產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1-15
台灣北部新店山區已建立族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上次更新:2020-06-22

擴散機制(人為影響)

疑為人為惡意放養至自然棲地而後自然擴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上次更新:2020-06-22

行為

日行性,屬於樹棲性的蜥蜴,如果受到威脅,牠們會快速的從樹上躍入水中,牠們偶爾也會在水中活動,而且在水中閉氣可長達25分鐘。夏季夜間常伏於水邊的竹葉上,有群居的習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上次更新:2020-06-22

管理

管理資訊:安坑地區的入侵族群在前幾年並未呈現快速的擴張,因為牠們的分布範圍通常被侷限在濱岸帶的沿線。這段時間,有些學生、業餘愛好者和兩棲爬行動物的飼主自發性地在現地進行綠水龍的移除。2013年起,新北市政府進一步開始委託進行綠水龍移除的計畫。執行團隊在第一年移除了接近700隻的綠水龍,若加入民眾自發移除個體,數量會更多(Ciou 2015)。林口地區的移除工作則起始於2016年,當年移除了大約200隻個體。研究顯示,因為大多數綠水龍對溪流沿岸具有高度的依存性,因此沿著溪流的移除工作可以有效抑制綠水龍目前的數量,甚至有機會將牠們從野外完全清除。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持續進行移除的支柱,以避免牠們的族群擴散到難以處理的地步。另一方面,也必須防範不守規矩的兩爬飼養者四處攜帶這個物種,再次將綠水龍引入其他的流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2-25
其他來源內容
管理資訊:安坑地區的入侵族群在前幾年並未呈現快速的擴張,因為牠們的分布範圍通常被侷限在濱岸帶的沿線。這段時間,有些學生、業餘愛好者和兩棲爬行動物的飼主自發性地在現地進行綠水龍的移除。2013年起,新北市政府進一步開始委託進行綠水龍移除的計畫。執行團隊在第一年移除了接近700隻的綠水龍,若加入民眾自發移除個體,數量會更多(Ciou 2015)。林口地區的移除工作則起始於2016年,當年移除了大約200隻個體。研究顯示,因為大多數綠水龍對溪流沿岸具有高度的依存性,因此沿著溪流的移除工作可以有效抑制綠水龍目前的數量,甚至有機會將牠們從野外完全清除。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持續進行移除的支柱,以避免牠們的族群擴散到難以處理的地步。另一方面,也必須防範不守規矩的兩爬飼養者四處攜帶這個物種,再次將綠水龍引入其他的流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1-15

物理撲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上次更新:2020-06-22

風險

主要影響:綠水龍是雜食性動物,但主要以昆蟲與軟體動物為主(Manthey and Grossmann 1997, Ciou 2015)。邱(2015)碩士論文所做的食性研究顯示牠們在台灣還偶而會攝食斯文豪氏攀蜥(Diploderma swinhonis)或黃口攀蜥(D. polygonata),褐樹蛙(Buergeria robusta),鐵線蛇(Calamaria pavimentata),甚至小型齧齒類(Ciou 2015)。因此,綠水龍的掠食能力可能在入侵地造成動物的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2-25
其他來源內容
主要影響:綠水龍是雜食性動物,但主要以昆蟲與軟體動物為主(Manthey and Grossmann 1997, Ciou 2015)。邱(2015)碩士論文所做的食性研究顯示牠們在台灣還偶而會攝食斯文豪氏攀蜥(Diploderma swinhonis)或黃口攀蜥(D. polygonata),褐樹蛙(Buergeria robusta),鐵線蛇(Calamaria pavimentata),甚至小型齧齒類(Ciou 2015)。因此,綠水龍的掠食能力可能在入侵地造成動物的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20-11-15

入侵後果:環境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捕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上次更新:2020-06-22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不詳 

引進方式:不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上次更新: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