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成蝶前翅長17-24mm。具雌雄二型性。雄蝶:頭被毛,頭頂褐色,額白色、中央具褐色斑,複眼有白色輪緣。觸角深褐色,有白環。口器深褐色。下唇鬚前伸,第三節細小、尖銳、白色、末端褐色。複眼裸露。胸部及腹部深褐色,腹面雜白色毛。足深褐色,脛節及跗節具棘刺、灰白色,前足跗節癒合,末端下彎。前翅三角形,近翅頂處略凸出。後翅卵形,臀區具葉狀突。後翅1A+2A 脈末端具指狀尾突。翅背面底色褐色,前後翅皆具帶金屬光澤藍色斑塊,於後翅範圍較廣。翅腹面底色褐或赭色、深淺不一,並有許多白色斑紋。緣毛白色或淺褐色間以褐色。雌蝶:與雄蝶相似,惟後翅CuA2 脈末端亦具尾突於,前足跗節不癒合,翅背面具紫色斑塊、且於前翅範圍較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Iraota timoleon ([Stoll, 1790]) 上次更新:2022-07-12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華西、華南及華東。 臺灣分布:目前僅見於金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Iraota timoleon ([Stoll, 1790]) 上次更新:2022-07-12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兩側有褶,中央凹入。基腹弧寬闊、彎曲。囊突短小,末端鈍。顎形突粗壯,末端漸細、呈鉤狀。抱器寬闊、鰭狀;抱器內突鰭狀、下摺;抱握鋏瓣狀,末端邊緣鈍;抱器腹呈為骨化帶,末端三角狀。陽基顎片寬、M 字形。陽莖器甚直,向後漸細;陽莖基略長於陽莖器。陽莖器末端具上向開口。角狀器兩只,後側者較小、帶狀、有鋸齒;前側者較大、瓣狀,具鋸齒狀突起。 雌交尾器:交尾囊前端平坦、向後漸窄,與交尾囊管相連處無明顯區分。交尾囊管粗、膜質、有皺褶,近交尾孔處擴大。交尾孔板骨化程度弱,交尾孔周圍袋狀。後內骨突長度略與肛突等長、骨化,略彎曲,基部膨大。肛突履狀,具長毛。 變異:乾季/低溫型翅腹面斑紋退減,底色帶紅色調。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Iraota timoleon ([Stoll, 1790]) 上次更新:2022-07-12

棲地

寄主植物:桑科之雀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Iraota timoleon ([Stoll, 1790]) 上次更新:2022-07-12

週期

本種為一年多世代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Iraota timoleon ([Stoll, 1790]) 上次更新: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