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es argiades (Pallas, 1771)

綜合描述

成蝶前翅長11-13mm。具雌雄二型性。雄蝶:頭被毛、褐色、頭頂中央有白斑。觸角黑褐色、有白環。口器褐色。下唇鬚被毛、前伸、白色但末端褐色;第三節細小、末端尖。複眼光滑。胸部及腹部背面黑褐色混藍色、腹面白色。足白色,有褐色條紋及帶紋;前足跗節癒合,末端下彎、尖銳。前翅三角形,外緣略突出。後翅圓形,CuA2 脈末端具絲狀短尾突。翅背面紫色,外緣有黑褐色邊。翅腹面底色灰白色,中央有一列深色斑點,於前翅外側排成曲線、於後翅呈波浪狀;後翅亞基部有二只小黑點;中室末端有深褐色短線紋;亞外緣帶紋由兩列深色斑點組成;後翅M3 及CuA1 室末端有橙色紋及具金屬光澤綠鱗之黑色斑點。緣毛白色。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前足跗節不癒合、翅背面藍色紋位於翅內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上次更新:2022-08-04

分布

世界分布: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

臺灣分布:見於本島中南部海拔較高之山區及東北角,金門及馬祖列嶼亦有記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上次更新:2022-08-04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略寬闊、鏟狀,後端中央內凹。背兜側突與鉤突癒合,呈瓣狀。顎形突粗短、彎曲,末端鈍。基腹弧背側狹窄,側邊寬闊。抱器修長、叉狀。抱器內突狹長,彎曲成牛角狀,末端尖、具細刺;抱握鋏短、墊狀。陽基軛片Y 字形。陽莖短,陽莖器略短於陽莖基。陽莖器略向下;末端開口背側具細齒,腹側略突出。 雌交尾器:交尾囊球狀。交尾囊修長、膜質,近交尾孔處形成骨化管狀且管末端兩側具小型翼狀突起。交尾孔板形成杯狀骨化突起。前內骨突為短突起、基部寬。後內骨突長於肛突,後端略彎曲。肛突前半部高度骨化,後半部輕度骨化,有毛。 變異:低溫/乾季型個體翅腹面底色減退、雌蝶翅背面藍色鱗面積較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上次更新:2022-08-04

棲地

寄主植物:豆科之鐵掃帚;大麻科之葎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上次更新:2022-08-04

週期

本種為一年多世代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上次更新:2022-08-04

系統分類學或親緣關係學

臺灣的本種族群曾被視為是特有亞種, 稱為 ssp. seidakkadaya Miyashita & Uémura 1976 ( 例如 Miyashita & Uémura 1976; Yamanaka, 1980; Hamano, 1986)。Shirôzu & Ueda (1992) 將 ssp. seidakkadaya 處理為記述自日本的hellotia Ménétriés, 1857 的同物異名,而Shirôzu (2006) 將本種的日本族群全歸屬於承名亞種,從而臺灣的族群亦應當屬於承名亞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上次更新:2022-08-04

備註

分布於臺灣較高海拔之族群可能是長駐性族群,而臺灣本島東北角之族群常於秋季出現,也許是藉由東北季風從日本遷入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上次更新: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