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頭部、足暗藍色,並具金屬光澤,前胸背板橙色,形狀扁平且擴大成一矩形,翅鞘紫色具金屬光澤。雄蟲的觸角明顯較雌蟲長,複眼略大於雌蟲,體幅則窄於雌蟲。
廣泛分布於全島低中海拔山區,現身於春夏間並以4-5月份為出沒高峰,常於晴空飛行,喜訪花而易在花間觀察到,主要捕食小型節肢動物為食,同時也會攝食花粉和花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Themus purpuratus Wittmer,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分布

目前僅分布於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Themus purpuratus Wittmer,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鑑別型特徵敘述

外型特殊、容易區別,褪色標本有時會與翠瑩麗菊虎(T. subopacipennis)搞混,不過本種前胸背板形狀長明顯短於寬,後者則接近正方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Themus purpuratus Wittmer,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棲地

全島低中海拔山區闊葉林帶,北部族群數量尚稱普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Themus purpuratus Wittmer,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保育狀態

尚無保育需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Themus purpuratus Wittmer,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效益(利用)

喜訪花,可協助植物傳粉;體型大而美且易見,可用作生態解說的題材資源。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Themus purpuratus Wittmer,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