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海膽是人們熟悉的海洋生物,牠們的身體表面具有許多細長的刺棘和管足。管足具有小而有力的吸盤,可以吸住岩石和海藻;刺棘不但可以用來禦敵,而且可以輔助運動、挖掘洞穴和協助獲取食物。有些海膽的刺棘更具有毒性,因此在海邊活動或潛水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帶有細常尖刺的動物。此外,牠們的身體表面還具有許多細小的鉗狀「叉棘」,可以用來清潔體表及捕捉食物。位於腹面中央的口器相當發達,具有5枚尖銳的牙齒,組合在一起,稱之為「亞里士多德燈籠」,簡稱「亞氏提燈」。
海膽綱的棘皮動物沒有腕足,體壁的骨板連結成一個固定的外殼,可分為正型海膽及歪型海膽兩大類。正型海膽類的身體大多呈球形或半球形,具有發達的大棘,肛門位於反口面(背部)正中央的「頂系」構造中。 歪型海膽類的大棘不發達,通常是包覆著毛絨絨的細刺,體殼的形狀奇特,有的扁平如餅乾,有的像心臟或饅頭,肛門位置不在反口面的中央,而是移至身體側面,甚至是口的附近。歪型海膽大多潛伏在沙內,深度可達20公分以上,主要的食物是底質裡的有機碎屑及微生物。 所有的海膽都是雌雄同體,同時有著雌性排卵及雄性排精的生殖器官。海膽的五個生殖腺位於體腔的步帶,貼近硬殼內緣且連在體腔壁上。牠們會將精子及卵子排出海水中受精。身體扁平的沙錢在生殖孔附近有細長的生殖疣足,可將精子及卵子送到泥沙表面,增加受精的機會。有些海膽會把受精卵放在圍口部或圍肛部附近,以棘刺包圍以保護這些卵。 海膽的食物十分廣泛,肉食性的會以海底的蠕蟲、軟體動物或其他棘皮動物為食,而草食性的主要食物是藻類。此外,也有以有機物碎屑、動物屍體為食的海膽。食物是由口器上升到食道,食道再繞著「亞氏提燈」的外圍向上升,進入胃部。海膽的胃呈管狀,稱為管狀胃,沿著硬殼的內壁上升,銜接反口面的腸子。經過腸子的吸收後,通往直腸,把排泄物經由肛門排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chinoidea 上次更新:2014-02-18

棲地

棲住在岩礁海岸和淺海裡的海膽除了躲在岩縫中,以免被大浪沖走或天敵捕食以外,有些種類還可以分泌酸液加上用刺棘和口器在岩礁上挖洞,使得低潮線附近的岩石千瘡百孔,像「蜂窩岩」一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chinoidea 上次更新:2014-02-18

保育狀態

由於海膽在珊瑚礁海域中扮演控制海藻的數量,可以避免珊瑚被大量生長的海藻所覆蓋。因此,在墾丁國家公園的後壁湖率先成立保護區,除放流幼小的馬糞海膽之外更全面禁捕,到民國101年時,海底已經是密密麻麻的海膽了!此外,澎湖縣政府為避免海膽資源耗竭,於民國96年底頒布了「禁捕令」,規定:「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開放,准予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的大海膽,其餘時間一律禁採,違者處台幣3萬元罰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chinoidea 上次更新:2014-02-18

效益(利用)

在基隆以至東北角海岸,馬糞海膽、紫海膽及口鰓海膽等具有大型生殖腺的海膽在過去數量相當豐富,只因人為過度的採捕造成目前數量稀少。而在嚴重過漁的海域,海膽的密度大約是受保護海域的20倍,其原因為人類的漁撈行為使得他們的主要掠食者(某些魚類)數量減少所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chinoidea 上次更新: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