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上方常具分枝,全株被有粗毛。高約40-150 cm。下位葉對生,具葉柄,上位葉互生,漸不具葉柄,二或三回羽狀分裂,裂片條狀,邊緣具小裂片狀齒。花為頭狀花序,雌雄同株,單性;雄性頭花,在花序軸上方總狀排列,黃綠色,總苞片淺碟形,頂端尖銳,總苞內雄花15-20朵,雄花高腳碟狀,黃色,頂端5裂;雌花位於雄花序下方葉腋處,無梗,總苞略為紡錘形,苞刺,內含一花,具一雌蕊,花柱2裂。瘦果,倒卵形,包在總苞內,長2-4 mm,寬1.8-2.5 mm,黃褐色至黑褐色。

原產於北美洲,適應性極強,耐旱耐貧脊、生長勢強。在美國及歐洲每年的7- 9月為植物之開花期,雄花産生大量花粉,平均每棵植株每天可產生數百萬粒花粉,搖動時可看見黃色霧般之花粉散落,並隨風吹及氣流傳送到數百公里之遠。 豬草的花粉在北美洲地區東岸是當地枯草熱病(hay fever)最重要的肇因,此外豬草還有可能引起過敏性鼻炎、哮喘或過敏性皮膚炎(Dermatitis)等症狀。由於豬草的繁殖競爭力強,因此在許多國家被視為是雜草,而進行許多雜草防治處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直立的一年生草本,高30-150 cm,全株被毛。葉二或三回羽狀分裂。雄性頭花總狀排列,頂生,頭花下垂;雌性頭花總苞被腺毛。總苞及瘦果合生為硬的假果,頂端疣狀突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劉和義、楊遠波、施炳霖、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1753 上次更新:2013-05-26

分布

原產北美,廣泛歸化於溫帶。臺灣見於低海拔開闊荒廢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劉和義、楊遠波、施炳霖、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1753 上次更新:2013-05-26

棲地

豬草主要分布於台灣本島西北部地區,包括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及苗栗縣,且有向東北擴散的趨勢。常見於低海拔開闊的荒地,且多數集中於海邊,在濱海地區、路旁、曠野,常可見到龐大的豬草族群。持續由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人員定期進行監測,臺灣僅於中北部沿海地區零星分佈,金門縣則普遍發生。經調查以歸化於低海拔開闊荒地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上次更新:2019-12-05

播遷

種子及花粉細小,可隨風擴散;種子亦可藉由鳥類、水流傳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上次更新:2019-12-05

管理

化學防治: 徐玲明(2005)檢測12種萌前及10種萌後除草劑對豬草的防除效果,發現萌前除草劑中,脫淨、達有龍、滅必淨施用後對豬草有99 %以上的防除率;萌後除草劑嘉磷塞、固殺草、巴拉刈和滅必淨防除率達92-100 %,其餘參試藥劑對豬草的防除效果不佳。

物理防治: 1. 豬草多半由基部抽芽,因此摘除豬草的葉片或生長點對殺死豬草並沒有用,只會使開花期延後並且增加它的分枝。 2. Simard和Benoit (2011)指出在加拿大魁北克南部,由於豬草是路邊常見的植物,因此通常使用傳統的刈草法來控制豬草產生的花粉量,發現刈草處理後的豬草,其每單位長度之雄花序的花粉產量顯著較少、每植株所產生的具發育能力之種子數量亦顯著減少 。

生物防治: Guo等人(2011)利用豬草金花蟲(Ophraella communa)對豬草進行生物防治,發現相較於殺草劑,豬草金花蟲能夠更顯著的壓抑豬草的植物高度、分枝數及葉片產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上次更新:2019-12-05

風險

入侵後果:農業, 經濟, 環境, 人類健康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疾病傳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上次更新:2019-12-05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機械裝置

引進時間:1970

引進方式:無心的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上次更新:2019-12-05

備註

1970年首先於北海岸石門附近發現,不久見於甫通車的中山高速公路林口,楊梅一帶,接著發現蔓延整個金門島。專家從檢疫單位抽驗自美國進口的大豆,玉米等穀物,常夾雜豬草,含羞草等種子,推測可能是以機器採收時混入,再經由貿易運輸而傳到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上次更新: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