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一年生草本,植株高30-150 cm,莖多汁。單葉、互生,長橢圓形至長卵形,5-18 × 1-10 cm,葉基下延成葉柄,不規則羽裂,裂片具不規則的齒緣。頭花頂生,繖房排列,開花時頭花下垂,結果時變直立;總苞鐘狀;小花皆同型;花冠筒黃綠色,花冠裂片紅(稀為黃)色。瘦果圓柱形。冠毛細絲狀。
一年生草本,植株高30-150 cm,莖多汁。葉長橢圓形至長卵形,5-18 ´ 1-10 cm,葉基下延成葉柄,不規則羽裂,裂片具不規則的齒緣。總苞鐘狀。小花花冠筒黃綠色,花冠裂片紅(稀為黃)色。
歸化種。常見於低至中海拔開闊地。
臺灣全境平野至山區之農園、路旁、空曠地普遍可見,尤以新墾地燒山耕地後最易發生。
種子具有冠毛,能夠隨風四處傳播;種子體型較大,較快從空中落下,競爭力強。
物理防治: 開花前採摘利用或拔除,並經常控制使其族群維持在適當大小。 種子埋在土中的深度超過1 cm時便無法順利發芽,因此,在上方覆蓋1cm深的土壤,可使昭和草之族群不易建立,是有效的防治方式。
化學防治: 在昭和草萌芽後的20到30天內,每公頃土地使用0.5到0.8公斤的2,4-D或是0.4公斤的MCPA,可達到良好的控制。
入侵後果:農業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