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莖直立,有稜,多分枝,植株通常可達1 m以上,莖節間內部空心,節上漲有許多不定根。葉對生,卵形、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5-20 cm,具有短柄,葉緣具粗鋸齒或微波浪緣。頭狀花序,花序頂生,直徑15-20 mm,花冠白色,花下具1總苞片,種子細小,無冠毛。蒴果黑色,長方形,種子約1 mm長,線狀倒披針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高瑞卿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20-05-27
其他來源內容
莖直立,有稜,多分枝,植株長可達1公尺以上。莖內部空心,節上常有長有不定根。葉對生,長橢圓形至披針形,葉片光亮,長6-11公分,寬2.5-5公分。花白色,花序頂生,花筒狀,花下有一總苞;具萼片5裂。種自細小,無冠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14-11-20

分布

原產於中美洲,近年來入侵南太平洋、紐西蘭、澳洲及北美。臺灣分部於全島平地或低山區的溪河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14-11-20

棲地

偶見於全島平地或低山區的溼地,以台灣北部宜蘭地區河川最為常見。如東北部及南部的平原至低山地區,宜蘭員山,屏東五溝水、四溝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高瑞卿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20-05-27

播遷

主要是靠營養繁殖,含有節的走莖在斷裂後,順著水流一碰到潮濕的土壤便能夠繁殖為新植株,無性繁殖能力強,順著水流漂到適合的棲地生根繁殖。種子較重,主要是隨著水底的泥沙移動或附著在動物及運輸機械上傳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高瑞卿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20-05-27

管理

物理防治: 所有用人力或機械拔除掉的植物殘株都應放在一個密封的塑膠袋裡,在陽光下腐爛分解後丟到指定的掩埋場;或是晒乾後火燒。不可留下任何殘餘的植株碎片。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高瑞卿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20-05-27

風險

光冠水菊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或濕生植物,可以生長成許多不同形式,產生長達2.5 m的漂浮莖或生長成類似灌木叢型態的走莖。它能夠形成漂浮墊(floating mat),阻塞灌溉溝渠、淺灘及河道等,將其他較低矮的植物競爭掉並取代其地位,造成生態失衡。本種因開花時會吸引許多昆蟲(包含許多蝴蝶種類)前來授粉,因而被許多苗圃或公園等水池栽種。早年因觀賞之由引進,但因其沉水葉並不適合水族箱觀賞,故並不引起重視,由於其擴散迅速之特性,現已在台灣多處水域歸化(如宜蘭冬山、三星與員山)。鑒於其花朵的誘蝶效果極佳,部分不明究裡的團體與單位卻將該植物誤認為本土植物大量推廣,其後果應值得密切注意。光冠水菊的侵略性極強,除可覆蓋阻塞河道外,還會造成許多本土物種的滅亡。

入侵後果:環境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改變水文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高瑞卿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20-05-27
其他來源內容
原引進做為水族造景植物,但因其為蜜源植物,花朵誘蝶效果佳,擴散速度迅速,光冠水菊可能會覆蓋或堵塞河道,造成原生物種的危脅,須密切注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14-11-20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不詳

引進方式:有意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高瑞卿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上次更新: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