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落葉喬木。樹幹灰色或灰褐色,具刺,易脫落;多分枝,彎曲,被灰色絨毛,具刺,數年後即脫落。3出複葉,互生或叢生於枝梢;小葉紙質,濶卵形或濶菱形,長寬各10-15cm,全緣,表面深綠色,背面粉綠色,兩面光滑或疏被茸毛,頂小葉兩側對稱,側小葉兩側不對稱,小葉柄雞不各具1對腺體。花兩性,總狀花序,密生;花萼佛焰狀,鮮紅色;雄蕊10,呈2束;花柱1,密被紫色軟毛。莢果念珠狀,略彎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張世良、黃雯雯、陳信泰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Erythrina variegata L. 上次更新:2016-11-23

分布

台灣南部、東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蘭嶼和小琉球,亞洲熱帶地區至波里尼西亞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張世良、黃雯雯、陳信泰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Erythrina variegata L. 上次更新: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