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多年生半灌木,基部木質,30-60公分高,年輕枝條披短柔毛。葉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膜狀,2.5-6*1.5-3公分,全緣,鈍狀或短尖狀,基部鈍或楔形,光滑無毛或微披毛,特別是葉脈下部,葉上部亮綠色,下部顏色淡,側派不明顯;葉柄短,0.3-1公分長,軸上有許多腺體。花序腋生,1-4多花的總狀花序,花粉紅色或白色,花梗0.1-0.3公分長;花萼筒短,裂片線形銳狀,0.5-0.7公分長,多毛;花冠筒2-2.5公分長,上部略披毛,喉部雄蕊以下具密毛;裂片長橢圓形至圓形,或倒卵形,1.5-2.5公分長,展開;子房披短柔毛,花柱約2.5公分長,柱頭5邊形。蓇葖果2枚,細長,圓柱狀,具條痕,1.5-2.5公分長。終年開花。根的萃取物可用於治療癌症,花也可用於治療糖尿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Vinca rosea L. 上次更新:2018-01-12
其他來源內容
多年生草本,高15-60公分。莖直立,細長,多分枝。單葉,對生,倒卵狀橢圓形,深綠色,葉痕明顯。聚繖花序,2-3朵,頂生或腋生。花冠5裂,色彩多樣,有鮮紅色、粉紅色、白色、紫紅色等;雄蕊5,與雌蕊著生花冠筒內。蓇葖果,細長,直立;種子黑色,細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周富三、廖俊奎、王豫煌、林朝欽 資料提供: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來源學名: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 上次更新:2014-12-09

分布

原生於馬達加斯加。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Vinca rosea L. 上次更新:2018-01-12
其他來源內容
馬達加斯加、爪哇及巴西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周富三、廖俊奎、王豫煌、林朝欽 資料提供: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來源學名: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 上次更新:2014-12-09

棲地

於全世界廣泛栽種並於歸化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Vinca rosea L. 上次更新: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