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樹形:不規則形。
枝幹:深綠色,光滑。
根系:淺根。
葉序:對生。
葉形:披針狀長橢圓。
質地:革。
花色:黃。
花序大小:10x5 (公分)。
花期:7-10 (月)。
果類:核果。
果色:橘。
果大小:0.3-0.4 (公分)。
果期:9-12 (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上次更新:2023-12-14
其他來源內容
常綠小灌木。株高50~100cm;莖直立,具膨大之節,節間具縱稜及淺溝。單葉,對生,革質;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6~12cm,寬3~5cm;鋸齒緣;兩面光滑無毛。花兩性,穗狀花序,2~3個簇生於枝梢;小花無花被。核果球形,成熟時紅色或橙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張世良、黃雯雯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上次更新:2016-11-23

分布

臺灣分佈區域: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嘉義縣、嘉義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臺東縣 蘭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上次更新:2023-12-14
其他來源內容
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濶葉樹林中,中國南部、韓國、日本、琉球、印度、馬來西亞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張世良、黃雯雯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上次更新:2016-11-23

棲地

棲地:內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上次更新:2023-12-14

生態學

落葉性&生活型:常綠灌木。
光照需求:半日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上次更新:2023-12-14

效益(利用)

觀賞用途&月份:[觀賞部位] 全株、果色(適合月份:9-12)。
動物生態用途:誘鳥。
適種場所:公園綠地、庭院、室內。
植栽說明及建議:可密植。本種耐蔭,冬季有紅果可觀賞,目前未見應用,具發展潛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上次更新: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