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ae Haeckel

Hydrocotyle batrachium Hance 臺灣天胡荽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唐杜鵑
Ophiorrhiza japonica Blume 蛇根草
Elatostema subcoriaceum B.L.Shih & Yuen P.Yang 近革葉樓梯草
植物界
Kingdom 界
 臺灣物種名錄
Rhodobryum giganteum (Schwägr.) Paris 暖地大葉苔 生態照
暖地大葉苔
姚奎宇
2016
Oligotrichum suzukii (Broth.) C.C. Chuang 鈴木小赤苔(moss)生態及顯微照
鈴木小赤苔
姚奎宇
2015
本種為臺灣特有種。葉具櫛片,僅分布在中肋附近,約5個細胞高;葉尖銳頭。 標本編號:K.-Y. Yao 6762 (TAIE)
小榖精草成熟株之全株照
小穀精草
楊富鈞
2016
拍攝時正值花期。現場生育地為休耕之水梯田,並可見與小莕菜 (Nymphoides coreana) 相互伴生。
Hypopterygium japonicum Mitt. 東亞孔雀苔(moss) 生態照
東亞孔雀苔
姚奎宇
此份標本原先鑑定為Hypopterygium fauriei Besch.,當時認為此份標本的蒴柄顏色接近紅褐色,且中國的moss flora of China描述雖然寫H.
Hypopterygium japonicum Mitt. 東亞孔雀苔(moss) 顯微照
東亞孔雀苔
姚奎宇
側葉顯微照片。中肋不達尖;葉緣鋸齒具舷;葉中央細胞6角型。標本編號:K.-Y. Yao 6096(TAIE)
Hypopterygium japonicum Mitt. 東亞孔雀苔(moss) 顯微照
東亞孔雀苔
姚奎宇
腹葉中肋突出;葉緣多少具齒。標本編號: K.-Y. Yao 6096 (TAIE)
Leucobryum scaberulum Card. 粗葉白髮苔生態及顯微照
糙葉白髮苔
姚奎宇
植物體樹生或土生,白綠色。葉披針形;葉尖具疣突。葉基橫切面(圖片右上)中央約3層細胞厚,兩側約7層細胞厚。莖橫切面(圖片右邊中間)不具中心束。 標本編號:K.-Y. Yao 6232。
Isocladiella surcularis (Dixon) B.C. Tan & Mohamed 鞭枝苔(等枝苔)生態照
鞭枝苔
姚奎宇
植物體生長於樹幹上,匍匐,枝條常具鞭狀的無性芽。葉卵形至狹卵形,先端突尖。葉細胞長菱形;葉基分化成矩形至長矩形,黃色。 本種最大的特徵在於枝條常具鞭狀的無性芽,在野外非常容易辨認。 標本編號: K.-Y. Yao 6246
Cyathophorella tonkinensis (Broth. & Paris) Broth. 粗齒雉尾苔生態及顯微照
粗齒雉尾苔
姚奎宇
Octoblepharum albidum Hedw. 葉片橫切面
八齒苔
姚奎宇
2014
葉橫切面,中肋幾乎占滿整個葉寬,中間可看見兩層三角形的葉綠細胞層。
Hyophila involuta (Hook.) Jaeg. 生態照
卷葉溼地苔
姚奎宇
2014
葉片在乾燥時兩邊會向內捲曲,形成管狀,可在照片右下角稍微乾燥的地方發現這個現象。
Octoblepharum albidum Hedw. 生態照
八齒苔
姚奎宇
2014
右邊為下雨過後,淋到雨的八齒苔呈現綠色;左邊則為未淋到雨的,呈現白色帶有絲綢的光澤。
Octoblepharum albidum Hedw. 生態照
八齒苔
姚奎宇
2014
植物體在野外乾燥時的狀態呈現白色,且帶有光澤。
Polytrichum commune Hedw.  金髮苔(moss) 生態照
土馬騣
姚奎宇
植物體大型,長約10~15公分;櫛片頂端細胞凹頭;蒴具稜角。標本編號: K.-Y. Yao 4881 (TAIE)
Dicranoloma assimile (Hampe) Paris 亞形錦葉苔(moss)生態及顯微照
亞形錦葉苔
姚奎宇
植物體直立長達5cm或更長,帶有絲綢般的光澤。葉略為偏向一邊呈鐮刀狀;葉基明顯分化,褐色至紅褐色;葉緣在葉中部具舷,約2-3列細胞寬,在葉上部呈鋸齒狀;中肋達尖至突出;上部葉背具成對齒。 標本編號:K.-Y. Yao 6269(TAIE)
Gymnostomiella longinervis Broth. 長肋疣壺苔(moss) 生態照
長肋疣壺苔
姚奎宇
植物體小,生長在低海拔的石灰岩上
Syrrhopodon japonicus (Besch.) Broth. 日本網苔生態照
日本網苔
姚奎宇
葉基具方格組織;肩部鋸齒。葉上部細胞腹面單疣,背面無疣;無葉緣的厚壁桿。照片右方白色植物體為糙葉白髮苔(Leucobryum boninense Sull. & Lesq.) 標本編號: K.-Y. Yao 6225 (TAIE)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生態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筆者以前常誤認為此種為真苔Bryum argenteum,同樣植物體帶有白色至銀色的光澤,然而此種常有無性芽,植物體較為粗短,葉中央細胞較細長,若有蒴,則蒴不彎曲或微彎,可以真苔作區別。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顯微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葉中央細胞。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顯微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無性芽。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顯微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葉基部。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Bryum petelotii Thér. & R. Henry 培鐵真苔顯微照
培鐵真苔
姚奎宇
葉。 標本編號:K.-Y. Yao 6164a
Hylocomium splendens (Hedw.) Schimp. 塔苔(moss) 生態照
塔苔
姚奎宇
Hylocomium splendens 塔苔(moss)每年會在舊的植物體主幹上抽新芽,形成新的植株,形成植物體層層疊疊的特殊生長方式,塔苔(moss)的名字因此而來。 標本編號:K.-Y. Yao 4539
Chrysocladium retrorsum (Mitt.) M. Fleisch. 垂苔(moss) 生態照
垂苔
姚奎宇
植物體通常生長在中高海拔的樹上及岩石上,較老的部分呈現褐色~黑褐色。 標本編號:K.-Y. Yao 4564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