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質草本。高 30-100 cm。葉對生,莖下部多為單葉,莖上部常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3-5枚,葉片肉質,葉長 10-15 cm,橢圓狀卵形,鈍齒緣。圓錐花序,小花下垂,頂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冠高腳碟狀,基部白綠色,末端紫紅色。花萼4,紫褐色或綠褐色,合生成筒狀,長約3 cm;雄蕊8,兩輪,花絲長,著生於花冠基部;心皮4,每一心皮外附一蜜腺,蓇葖果,藏於花萼及花冠內;種子細小、多數。
本種之名稱與其特殊繁殖性狀有關,葉片邊緣具有潛伏芽,當環境改變或葉片落地時,這些潛伏芽就可能發育成小苗,形成新的植株,一片葉子常可同時長出數株小苗,繁殖力極強。花的外型像掛滿枝條的小燈籠,但是肉眼看到的花朵外觀其實是花萼,呈圓筒狀、紙質,將真正的花冠部份包覆在內,但等花成熟後,花萼先端會打開,露出裡面的花冠,形成雙層的燈籠花。 有止血、消炎、止痛、消腫、生肌、解毒之效。可治吐血、創傷出血、胃痛、關節痛、咽喉腫痛、中耳炎、乳腺炎、爛瘡、潰瘍、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