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生長性狀:多年生常綠大喬木。
花性型:兩性花。
花期:五月至六月、十一月至十二月
花蜜量:中。
花粉量:高。
蜜蜂偏好: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上次更新:2024-06-26
其他來源內容
樹形:圓形。
枝幹:淺灰色,淺縱裂。
根系:深根。
葉序:對生。
葉形:倒卵狀橢圓。
質地:革。
花形:盤。
花色:白。
花序大小:20x10 (公分)。
花期:5-6 (月)。
果類:核果。
果色:橘。
果大小:3-4 (公分)。
果期:10-11 (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上次更新:2023-12-14
常綠喬木。樹皮厚,灰褐色;嫩枝紅褐色。單葉,對生,厚革質;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10~20cm,寬4~8cm;基部鈍形或近圓形,先端鈍形或凹入;全緣;兩面光滑無毛。花兩性,總狀花序,腋生;花瓣4,白色。核果球形,徑2﹒5~4cm,初為粉綠色,成熟時紅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張世良、黃雯雯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上次更新:2016-11-23

分布

原產地:
熱帶東非洲、亞洲至澳洲沿海
臺灣地區分布:
普遍分布於恆春半島、蘭嶼及綠島,常作為南部行道樹,常見於南部路旁、公園、丘陵空曠處、海濱及沙地。為一般造林、海岸造林樹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上次更新:2024-06-26
其他來源內容
臺灣分佈區域: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臺東縣 蘭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上次更新:2023-12-14
台灣蘭嶼,中國海南島、琉球、印度、澳洲、太平洋熱帶群島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張世良、黃雯雯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上次更新:2016-11-23

棲地

棲地:濱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上次更新:2023-12-14

生態學

落葉性&生活型:常綠喬木。
光照需求:全日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上次更新:2023-12-14

效益(利用)

養蜂利用:
為蜜粉源植物。夏季次要粉源植物。南部海濱常見的原生樹種,有些地區人造林面積不小。主要花期在夏季,偶見秋季開花,腋生總狀花序,7-11枚。蜜粉皆有,有利於蜂群繁殖,蜜蜂多於上午採集,花粉採完後便較少造訪。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上次更新:2024-06-26
其他來源內容
觀賞用途&月份:[觀賞部位] 花色(適合月份:5-6)。
動物生態用途:蜜源。
適種場所:行道樹、公園綠地、校園、庭院。
植栽說明及建議:最小種植間距5公尺。本種可展現觀賞與經濟(蜜源、精油)的多元景觀應用概念,但因有褐根病報導,栽植設計須將此風險列入考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上次更新: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