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常綠小喬木,臺灣原生種。廣布於東亞,為園藝品系山茶花野生祖先之一。為國內原生茶科唯一紅花之植物,可見於臺灣本島中北部山區、海岸山脈與龜山島,低至中海拔,屬於易危(VU)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綜合描述

小枝光滑,木質化後呈紅褐色。 葉互生,光滑。革質,橢圓形,鋸齒緣,先端銳尖至短突尖。葉基楔形。 花苞被毛。花單一頂生於枝條末端,盛花時不完全展開而略收合。花萼4- 5,卵形,綠色。花瓣5,橢圓形,紅色,先端凹。雄蕊多數,雌蕊1枚,柱頭3裂。 果實為蒴果,球形,3裂。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其他來源內容
樹形:圓錐形。
枝幹:光滑。
根系:深根。
葉序:互生。
葉形:長橢圓。
質地:厚革。
花形:漏斗。
花色:紅。
花序大小:3-5 (公分)。
花期:1-4 (月)。
果類:蒴果。
果色:紅。
果大小:3-4 (公分)。
果期:6-9 (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3-12-14

小枝光滑。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兩面光滑但有小點。花頂生;花瓣紅色;雄蕊光滑,花絲下半部連合成筒;花柱長約2.5 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1753 上次更新:2013-05-26

分布

原生於臺灣、中國東部、日本和琉球群島、朝鮮半島。臺灣本島中北部中海拔山區,海岸山脈與龜山島低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其他來源內容
臺灣分佈區域: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宜蘭縣 龜山島、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花蓮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3-12-14

北、中部低中海拔森林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1753 上次更新:2013-05-26

尺寸

高可達8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鑑別型特徵敘述

花瓣為紅色,除花苞外全株光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外觀相似性

花色獨特,花徑可達7公分以上,除了花苞外全株光滑,不易與同屬原生物種混淆。 花冠單輪(單瓣)可與其他多為重瓣之園藝品系區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棲地

生長於山區稜線為主,偶見生長於坡地和海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其他來源內容
棲地:內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3-12-14

生態學

落葉性&生活型:常綠喬木。
光照需求:耐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3-12-14

保育狀態

易危(VU)(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效益(利用)

為園藝品系山茶花祖先之一,其野生族群之抗病性與適應性未來有助於山茶花品系之選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李承翰 資料提供:李承翰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4-07-12
其他來源內容
觀賞用途&月份:[觀賞部位] 全株、花色(適合月份:1-4)、果色(適合月份:6-9)。
適種場所:公園綠地、校園、庭院。
植栽說明及建議:最小種植間距2公尺。為國際性園藝山茶花的野生型,相較之下,野生的花朵稍小,開花期亦較晚,可以展現不同的茶花之美,亦可延伸賞花期。此外,野生種可結實,成熟果大且紅,像小蘋果,亦有觀賞價值,而種子含優良油脂,可展現多元景觀用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上次更新: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