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為體高之36.5倍,頭長之14.6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1.4倍;頭長為吻長之5.0倍;吻長為眼徑之1.4倍。吻突出,短粗;上颌較下颌長且大;口裂延伸超過眼之後緣;齒短小,圓錐狀;上下颌骨齒,鋤骨齒及前上颌骨齒均為2列;背鰭起點在鰓裂之前;背、臀鰭發達,鰭條較高,止於尾端前方;胸鰭短小,末端寬;無尾鰭。體白色至淡褐色;除了眼前及頭中部各具不完整的黑色環帶外,體側另有24-28個黑色環帶,環帶間及背中線常有1列外深內淺的深色眼斑,或部分存在,或完全無眼斑;吻及尾部之尖端為白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yrichthys colubrinus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東非、紅海,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到西澳、新加勒多尼亞等。臺灣見於南部及小琉球等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yrichthys colubrinus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區,常見於沙泥底質和水草豐潤的淺灘,善於用尾尖鑽穴。日行性,以無脊椎動物或小魚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yrichthys colubrinus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偶見物種,無任何漁業利用,僅具有研究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yrichthys colubrinus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