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何氏棘鲃
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何氏棘鲃
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何氏棘鲃
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何氏棘鲃
何氏棘鲃
留仔,光倒刺鲃,更仔
臺灣特有
數據缺乏(DD)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身體延長,前部略呈圓筒狀,後部稍側扁,腹部圓。頭中大而稍尖。吻鈍而突出,成魚之吻部更為突出。口稍斜裂,上頜齒末端達眼之前緣。有鬚2對。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側扁呈梳狀,齒面狹凹有溝紋,左右不對稱。體被大型圓鱗,側線完整,前端略為下彎;側線鱗數26-28。背鰭前方有一根平臥而埋於鰭片下之硬棘,棘的前端突出於表皮;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體背側青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鱗片基部有一黑斑。幼魚之背、臀及尾鰭末緣稍黑,成魚漸淡;胸及腹鰭則略帶橙紅色。成熟雄魚具追星,有時雌魚亦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臺灣的特有種,分布於南部及東部的溪流,如曾文溪、高屏溪、卑南溪、秀姑鑾溪、太麻里溪及花蓮溪等流域均可發現。現今因人為放流之故,已能在中、北部的河川看到野生之族群。(林沛立編寫 20130509)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於水流稍急、河底為礫石之河段,性活潑,而善跳躍,以水生昆蟲、小魚、蝦、藻類和水生植物碎屑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大型食用魚,是水庫放流對象魚,頗具經濟價值。肉質鮮美,煎、煮和紅燒皆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1919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