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cilia velifera (Regan, 1914)

帆鰭花鱂
立帆摩麗,花鱂,胎鱂,摩麗,摩利魚
入侵種 |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易危(VU)易危(VU)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體延長,前部略呈楔狀,後部側扁。雌魚的腹部膨大而圓突。頭部中大,吻短。眼大,側位;眼間區及吻背平直且較寬。口斜裂,前部平直,末端未達眼前部的下方。體被有中大型的圓鱗;縱列鱗26-28。背鰭的基底長,鰭條數16-19,雄魚的鰭較高,如立帆狀,約為雌魚的2倍,末端可超過尾鰭的基部;雄魚的臀鰭特化成交接器,雌魚正常,鰭條數9-10;尾鰭呈圓截形。體色變異非常大,一般呈灰棕色或淡黃色,雄魚的各鱗片有淡青色的光澤。體側具有6-9列黑褐色或黃褐色的矩形點狀縱線;背鰭亦具有排列較規律之圓點狀的線紋。尾鰭基部或前半部有深色細點,雄魚具暗色緣;其餘各鰭呈灰白略透明。

帆鰭花鱂為花鱂科的小型魚類,原生於新世界的淡水與鹹水域。帆鰭花鱂原生於中美洲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透過水族館交易或作為昆蟲(特別是蚊子)的生物防治劑引進世界許多國家。在許多非原產地(北美洲:佛羅里達;南美洲:巴西、哥倫比亞、秘魯;亞洲:以色列、新加坡、台灣、越南、泰國)已有確定或不確定的報告指出在一個或多個地點發現或捕獲帆鰭花鱂或其雜交種,且在其中一些國家已建立族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 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上次更新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