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尼羅口孵非鯽
尼羅口孵非鯽
聖鯛,新吉富羅非魚,吉富羅非魚,尼羅口孵魚,尼羅魚,尼羅非鯽,南洋鯽仔,尼羅吳郭魚
入侵種
無危(LC)

綜合描述

最大體長約為64cm,第二年約可長至25cm[8]。背鰭XV-XVIIII, 11-13;臀鰭III, 7-10;臀鰭9-11;側線鱗上段22,下段12。體延長而側扁,尾柄短。頭中大,眼中大,上側位。口中大,開於吻端,口裂僅至眼前緣,上下頜均有梳狀齒。體被圓鱗。側線分為上下二段,約在背鰭軟條部的下方互相重疊。背鰭極發達,硬棘部從鰓蓋後緣直上方延伸至肛門上方。尾鰭呈截形。體色呈暗褐色,略帶銀色色澤,腹部淡白,體側側線上方有5-6條不明顯之深色橫帶。各鰭黃褐色,背鰭外緣有橘紅色,尾鰭色較淡。

在養殖方面,自1966年自日本引進,純種養殖較少,多利用與歐立亞吳郭魚雜交產生全雄性魚苗。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能耐污染、低溶氧及混濁水,繁殖能力強,生長快速,對疾病的抵抗性高,故廣為被引進繁殖。性兇猛,領域性強,對本土原生魚種造成傷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體呈橢圓形,側扁;背部輪廓隆起。頭中大。口中大,後端不及眼眶前緣。吻圓鈍,唇厚。上下頜各具3-4行細小而扁薄的葉狀齒;鋤骨和腭骨均無齒。下枝鰓耙20-26。體被大櫛鱗,頭部除吻部和頦部外均被鱗;側線平直,在背鰭第4-5軟條下方中斷,形成上下二側線。背鰭單一,無缺刻,硬棘XV-XVIII(通常為XVII),軟條數10-14;臀鰭硬棘III,軟條數10-11;胸鰭側位,鰭條頗長,末端達臀鰭起點上方;腹鰭胸位,末端達肛門;尾鰭截形。體色隨環境而異,一般為暗褐色,背部暗綠,腹部銀白;鰓蓋上緣具一藍灰色斑點;一般體側具8-12條暗色橫帶。背、臀及尾鰭具許多灰色小點,尾鰭具多條垂直橫紋;成熟雄魚在生殖期間,體側暗色橫帶消失,背和尾鰭具淡紅之鰭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 (Linnaeue,1758)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目前除了在全台各地均有發現外,在金門、澎湖、小琉球亦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原產於非洲,現因人工養殖之故,已被引進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包括台灣在內。本種魚易於與同屬它種魚雜交,故在野外較難發現純種魚。目前台灣純種尼羅口孵非鯽主要存在於水產試驗所及其它少數水產研究機構或養殖場,而廣泛分布於各地低海拔之河川、池沼及溝渠等水域,實為無法區分之雜交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 (Linnaeue,1758)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廣鹽性魚類,可存活於淡水及海水中,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能耐高鹽度、低溶氧及混濁水,但耐寒力差,適宜生存溫度在16-35℃,溫度低於10℃以下,或高於40℃以上皆不利生存;繁殖能力強,生長快速,對疾病的抵抗性高,故廣被養殖業者引進繁殖。雜食性,以浮游生物、藻類、水生植物碎屑等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 (Linnaeue,1758) 上次更新:2013-11-09

擴散機制(人為影響)

養殖地點脫逃或經過人為刻意放流、宗教放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9-12-05

管理

餵食正常食物的吳郭魚比餵食朱槿葉的吳郭魚有著更好的繁殖特性。沒有餵食朱槿葉的魚表現出正常的睪丸與卵巢組織,且無任何的器官損害。餵食每公斤食物含有1g朱槿葉的魚,其睪丸間質細胞略為增加。餵食每公斤食物含有2g朱槿葉的魚,其精子細胞細胞核膨脹、間質細胞增加、睪丸內病灶壞死、卵泡水腫衰退且破裂、卵巢組織間質肉芽腫性發炎與壞死。朱槿葉提高到每公斤3g時則出現睪丸內曲細精管萎縮。每公斤4g時,精子細胞崩解與睪丸壞死,與卵巢中嚴重的卵泡閉鎖。透過觀察餵食高劑量朱槿葉的尼羅口孵魚之繁殖特性與性線組織發現朱槿葉可能可以作為尼羅口孵魚的繁殖抑制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9-12-05

效益(利用)

以其易於雜交之特性而廣為世界各國引進養殖的一種魚類。肉質鮮美細嫩,骨刺少,經濟價值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 (Linnaeue,1758) 上次更新:2013-11-09

風險

入侵後果:環境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改變底棲自然群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9-12-05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1966年自日本引進。

引進方式:有意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