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背鰭鰭條I-VIII, 11或I-IX, 11;臀鰭鰭條11;胸鰭鰭條19-21(主要20);腹鰭鰭條I, 5。側線鱗50-55;鰓被架7。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細尖,縱剖面略呈圓柱狀。頭部呈縱扁,眶間隔稍寬,體長為頭長之2.7倍。吻平扁,中長,約為眼徑之2倍。口大,上端位,向後延伸不及眼睛。眼小,眼後具有一明顯凹陷。鋤骨齒兩叢。頤部不具側線管或僅少數。眼上方具附肢,鬚狀。間鰓蓋骨具附肢,葉片狀。頰部具2稜。眼下稜具2棘,餘光滑。前鰓蓋骨上方具2根同等大小之棘,下方不具前向之倒棘。虹膜垂觸鬚狀(cirrose)。眼眶前具1棘;眼眶上方具細棘。側線鱗具單一開口。體色多變,上部棕色,下部較淡,背及體側有不規則的縱斑。第一背鰭部明顯斑點,外緣略黑;第2背鰭、胸鰭、腹鰭、臀鰭及尾鰭有數列棕色斑點。(何宣慶 2012/12)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上次更新 2013-11-09

GBIF物種分布地圖

的 Cymbacephalus beauforti (Knapp, 1973) 博氏孔牛尾魚 臺灣分布紀錄

資料來源聲明

以下展示的物種分布地圖及相關資料,皆來自 GBIF全球網站。 本網站僅用物種學名向該服務介接展示,無法保證資料正確性,亦無法回應或處理與資料相關的問題。 如需進一步確認或反映資料問題,請直接聯繫 GBIF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