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首頁
>
物種頁面
Rana longicrus
Stejneger, 1898
中文名
長腳赤蛙
物種屬性
臺灣特有
IUCN指標
易危(VU)
分類階層
動物界 Animali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兩生綱 Amphibia
»
無尾目 Anura
»
赤蛙科 Ranidae
»
蛙屬 Rana
蛙屬 Rana
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兩生綱 Amphibia
無尾目 Anura
赤蛙科 Ranidae
蛙屬 Rana
Rana longicrus Stejneger, 1898
長腳赤蛙
作者:Morris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Rana longicrus Stejneger, 1898
長腳赤蛙
作者:Morris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Rana longicrus Stejneger, 1898
長腳赤蛙
作者:Morris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Rana longicrus Stejneger, 1898
長腳赤蛙
作者:Morris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綜合描述
台灣赤蛙家族成員中,若要比較腿長,長腳赤蛙當是第一名。長腳赤蛙體長約4到6公分,身體及四肢修長,後肢尤其長,約為體長的兩倍,所以稱之為長腳赤蛙。身體為紅褐色或灰褐色,背上有一個八字形的黑斑,背側褶細長而明顯。吻端尖,從吻端經眼睛、鼓膜到肩上方有一塊黑褐色的菱形斑,形成一個黑眼罩。雌蛙的顏色較偏紅褐色,體型則顯著的大於雄蛙。雄蛙沒有鳴囊,叫聲細小。繁殖期主要在十一月到二月,此時,雄蛙及雌蛙會突然大量出現在稻田、水溝、積水池、水塘附近。雄蛙喜歡在淺水域或草叢鳴叫,雄蛙沒有外鳴囊,叫聲是小聲的「波、波、波」,要靠近才聽得到。雄蛙會主動尋找雌蛙形成配對,然後雌蛙帶著雄蛙到水深約10公分左右的淺水域產卵,經常會一群聚在一起產卵。卵塊為球狀,常可看到數十個卵塊聚成一大團。蝌蚪為褐色,在尾部和身體相接處左右各有一個深色的斑點。
|
作者:楊懿如
|
資料提供 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
上次更新 2014-08-07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