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首頁
>
物種頁面
Kurixalus idiootocus
(Kuramoto & Wang, 1987)
中文名
面天樹蛙
物種屬性
臺灣特有
IUCN指標
無危(LC)
分類階層
動物界 Animali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兩生綱 Amphibia
»
無尾目 Anura
»
樹蛙科 Rhacophoridae
»
原指樹蛙屬 Kurixalus
原指樹蛙屬 Kurixalus
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兩生綱 Amphibia
無尾目 Anura
樹蛙科 Rhacophoridae
原指樹蛙屬 Kurixalus
Kurixalus idiootocus
(
作者:汪仁傑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Kurixalus idiootocus
(
作者:游崇瑋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Kurixalus idiootocus
(
作者:汪仁傑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Kurixalus idiootocus
(
作者:汪仁傑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綜合描述
面天樹蛙和艾氏樹蛙長得很像,但體型略小,約2至5公分。面天樹蛙和艾氏樹蛙的皮膚上都有許多顆粒狀的突起,背部也都有一個X或H形深褐色斑,前肢、小腿及第五趾外側都散布著細小的白點,但以小腿和足部相接處的白點最明顯。面天樹蛙的體色相當多變,但以褐色為主,不會變綠,而艾氏樹蛙體色經常帶點淺綠色。面天樹蛙的拇指基部內掌瘤並不特別發達,腹部有很多的深色小斑點,尤其靠近腋部有兩個大黑斑,這和艾氏樹蛙有顯著差異,是面天樹蛙和艾氏樹蛙最重要的分辨特徵。面天樹蛙繁殖期從二月到九月,相當長。在暖冬的時候,繁殖期甚至可達全年。繁殖期間,雄蛙會在夜晚聚集到水邊低矮的植物體上或地上鳴叫,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逼、逼、逼」和艾氏樹蛙類似,但比較短促而且凌亂。白天雄蛙很喜歡靜靜的平貼在芒草葉上作日光浴,此時身體顏色會變得接近白色。卵很大(卵徑約2.4mm),常因沾有沙粒而呈土褐色,每次產卵100-300顆,一次產完,但常常有好幾對配對在同一個地方產卵,所以形成一大片,乍看之下,好像不小心翻倒、散落一地的青蛙下蛋粉圓冰。蝌蚪小型褐色,口位於腹面。
|
作者:楊懿如
|
資料提供 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
上次更新 2014-08-07
分布
面天樹蛙是台灣的特有種,廣泛分佈於台灣的西部中低海拔地區。
|
作者:楊懿如
|
資料提供 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
上次更新 2014-08-07
大百科章節
綜合描述
分布
提供物種資訊
參考文獻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