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金龜
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金龜
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金龜
金龜
烏龜,臭青龜,革龜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瀕危(EN)瀕危(EN)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三:特定國家指定有效管制CITES附錄三:特定國家指定有效管制

綜合描述

金龜在中國大陸稱為「烏龜」,幼體時背甲上盾板間有明顯金黃色線條,但有些個體達到成體以後會有黑化現象,頭與脖子上的金黃色花紋會不明顯或完全消失,尤其是雄龜更為明顯,幾乎變成深黑色。有些地方被稱為「臭龜」,是因雄龜在交配季節會有刺鼻的腥臭味。頭部背側呈古銅色,頭部兩側有數條斷續金黃色彎曲條紋,頭背側後方兩側有細鱗。雌龜體型較大,背甲呈棕黃色或深褐色,不會發出臭味;雄龜體型較小,達性成熟後龜甲與頭部呈黑色,於生殖季會發出刺鼻臭味。但金龜在個體之間,顏色、花紋的變異相當大。
依據國外族群的資料,金龜食性為雜食性,攝食植物莖葉、種子、小型魚類、螺貝類、蚯蚓、昆蟲等。每年產 3~4 窩,每窩卵數 3~9 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陳添喜 資料提供:陳添喜 來源學名: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上次更新:2018-02-09

分布

分布範圍由中國大陸北部至南部各省、台灣、韓國、日本本島及附近島嶼等區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陳添喜 資料提供:陳添喜 來源學名: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上次更新:2018-02-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低海拔的小溪流、池塘及湖沼中, 目前於台灣本島的數量不多,而且其現況不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陳添喜 資料提供:陳添喜 來源學名: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上次更新:2018-02-09

保育狀態

金龜在中國大陸、韓國與日本是極常見物種,但在台灣本島已極為少見,這幾年發現的次數不多,許多野外族群可能已經消失,尚未找到穩定野生族群。至今對台灣地區金龜生態習性的了解極少,甚至連分布現況都不清楚。目前已被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陳添喜 資料提供:陳添喜 來源學名: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上次更新: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