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公告訊息
首頁
>
物種頁面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中文名
短肢攀蜥
物種屬性
臺灣特有
分類階層
動物界 Animali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爬蟲綱 Reptilia
»
有鱗目 Squamata
»
飛蜥科 Agamidae
»
龍蜥屬 Diploderma
龍蜥屬 Diploderma
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爬蟲綱 Reptilia
有鱗目 Squamata
飛蜥科 Agamidae
龍蜥屬 Diploderma
Diploderma brevipes
(
作者:汪仁傑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Diploderma brevipes
(
作者:白欽源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Diploderma brevipes
(
作者:汪仁傑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Diploderma brevipes
(
作者:白欽源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綜合描述
短肢攀蜥為體長約10公分,最大全長不到25公分的蜥蜴。尾部不會自割、體腹為白色或綠色的短肢攀蜥,除了生活於不同區域的族群在外表上有著極大的差異外,體色亦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做小幅度的變色,以增加隱蔽的效果。短肢攀蜥屬於雌雄二型性顯著的物種,雌雄外表明顯不同,雄性個體體背為黑褐色,有著較明顯的鬛鱗,背部並有黃綠色斑點或線條的分布,背部兩側有菱斑連貫,形成黃綠色的縱帶;而雌性個體雖然體色主要以綠色為主,但有些個體從頭部經背脊中央延伸到尾巴均為暗褐色,形成一條寬縱帶。短肢攀蜥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生殖季節以夏季為主,一窩可產下卵2至9枚。
|
作者:王緒昂
|
資料提供 王緒昂
|
上次更新 2013-11-06
GBIF物種分布地圖
的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短肢攀蜥 臺灣分布紀錄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公告訊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