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短肢攀蜥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短肢攀蜥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短肢攀蜥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短肢攀蜥

綜合描述

短肢攀蜥為體長約10公分,最大全長不到25公分的蜥蜴。尾部不會自割、體腹為白色或綠色的短肢攀蜥,除了生活於不同區域的族群在外表上有著極大的差異外,體色亦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做小幅度的變色,以增加隱蔽的效果。短肢攀蜥屬於雌雄二型性顯著的物種,雌雄外表明顯不同,雄性個體體背為黑褐色,有著較明顯的鬛鱗,背部並有黃綠色斑點或線條的分布,背部兩側有菱斑連貫,形成黃綠色的縱帶;而雌性個體雖然體色主要以綠色為主,但有些個體從頭部經背脊中央延伸到尾巴均為暗褐色,形成一條寬縱帶。短肢攀蜥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生殖季節以夏季為主,一窩可產下卵2至9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上次更新:2013-11-06

分布

短肢攀蜥為臺灣特有種蜥蜴,分布於臺灣本島中央山脈包括宜蘭在內的中部以北之1100至2200公尺的中低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上次更新:2013-11-06

棲地

短肢攀蜥喜好的棲息環境以樹林邊緣為主,常可於天氣晴朗時觀察到牠們出現在較空曠處,或是山區林道邊發現其蹤跡。短肢攀蜥具有明顯的領域行為,當有外物接近時,常可觀察到雄性個體有喉部擴張,持續作出伏地挺身的威嚇動作。日行性的短肢攀蜥,主要以昆蟲或是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上次更新: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