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雨傘節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70公分,全身僅單純由黑白相間的環紋構成,白色環紋的寬度遠比黑色環紋窄,只有極少數個體的黑色環紋會變成淺棕色、破碎不完整,或環紋消失而呈現全身一致的棕黑色。可由其單一鱗片的尾下鱗及背中央大型鱗片這些特徵,來和其他蛇類區隔。雨傘節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8、9月間交配後,可於春末至夏季產卵,每窩可產卵3到20枚,孵化期1個半月,初生仔蛇全長約25公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 1861 上次更新:2013-11-06

分布

雨傘節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金門和馬祖10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地區。此外,中國西南和南部地區亦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 1861 上次更新:2013-11-06

棲地

雨傘節主要棲息於山區、開墾地等稍微陰暗潮濕的環境,屬於動作緩慢,性情溫馴的蛇類,可是劇烈的毒性卻能致人於死,應該小心因應。夜間活動的雨傘節,主要以蛙、蜥蜴、魚和其他蛇類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 1861 上次更新: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