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雪山草蜥
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雪山草蜥
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雪山草蜥
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雪山草蜥

綜合描述

台灣特有種,分布在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北段,海拔18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山區。鱗片粗糙、形狀纖瘦細長的小型蜥蜴,成體吻肛長大約6到8公分,未斷尾的個體尾長約為吻肛長的2至2.5倍左右,斷尾過後的個體尾長略短。在台灣本島的草蜥屬之中,體型最為壯碩,尾長相對比其他同屬物種較短。雌雄二型性明顯,在生殖期間,雄性具有明顯的綠斑點,雌蜥體側則有深色條帶,呈現深褐色至黑褐色。通常具有二對鼠蹊孔(femoral pores)與三對頦下鱗(chin shields);但是老熟個體有時會冒出第三對或第四對較小的鼠蹊孔。腹部鱗片具有稜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雪山草蜥是體長約7公分,最大全長可達19公分的蜥蜴,一般具有二對鼠蹊孔。舌頭有著明顯的分叉,體背面以褐色為主的雪山草蜥,腹面則為白色,體側左右各有一深色寬縱帶,且縱帶邊緣的淺色區形成兩條延伸到尾基部的縱線。腹鱗平滑、尾部較短,也是雪山草蜥與其他草蜥明顯不同之處。雪山草蜥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每次可以產下卵2到6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3-11-06

分布

分布在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北段的高海拔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雪山草蜥是臺灣特有種的蜥蜴,目前的發現區域主要是在臺灣本島中部靠近雪山山脈的1800至3500公尺之中高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3-11-06

外觀相似性

與台灣其他的草蜥相較,雪山草蜥有三對頦下鱗,可由此與四對頦下鱗的古氏草蜥與梭德氏草蜥區分。兩對鼠蹊孔,可由此與一對鼠蹊孔的蓬萊草蜥和梭德氏草蜥、三至五對鼠蹊孔的古氏草蜥區分。腹部鱗片平滑,可由此與除了古氏草蜥以外,腹部鱗片具有稜脊的所有其他草蜥區分,包括頦下鱗也是三對,鼠蹊孔也是兩對的翠斑草蜥、鹿野草蜥和台灣草蜥。與其他草蜥相較之下,雪山草蜥是同屬物種之中體型最粗短壯碩的一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棲地

高山箭竹草原是最典型的棲地;但是在3000公尺以下,箭竹草原不發達的地區,也會利用森林邊緣的其他類型草地,或利用高山農園周邊的環境棲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雪山草蜥主要棲息於高海拔碎石坡、灌叢或箭竹林邊緣,白天常會出現在草叢邊緣的開闊地活動或曬太陽,稍微受到驚擾即迅速鑽入岩石縫穴或灌叢中,有時也會在有遭遇天敵捕捉或觸碰時而有尾部自割的行為。雪山草蜥是日行性的蜥蜴,主要以捕捉昆蟲或是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3-11-06

取食策略

以小型節肢動物為主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繁衍

具有明顯的雌雄二型性,雄蜥在體側具有明亮的綠色斑點。翠斑草蜥的綠色斑點已被證明具有擇偶上的意義(Lin et al., under review);雪山草蜥雖然沒有經過實際上的研究測試,但是基於演化上的近緣關係,我們推測雪山草蜥雄蜥體側的綠色斑點可能也具有擇偶上的意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演化

本物種與台灣北部特有的翠斑草蜥(T. viridipunctatus)、台灣東部特有的鹿野草蜥(T. luyeanus)、台灣西部特有的台灣草蜥(T. formosanus)、與中國長江流域至黃河流域之間的白條草蜥(T. wolteri)共同形成一個單系群(Lin et al., 2002;Ota et al., 2002;Lue and Lin, 2008;Tseng et al., 2014;Tseng et al., 201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保育狀態

本物種的全球分布僅限於台灣中北部的高山草原,分布範圍狹隘。但是在某些分布範圍可形成穩定的族群數量,因此暫時保育上的危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趨勢

目前在分布範圍內的族群數量穩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威脅

本物種目前沒有立即性的生存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法規

在台灣為非保育類。IUCN未登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管理

本物種經常利用開墾後的高山森林邊緣與人為干擾過後的草生地環境,因此可視為植被干擾過後的指標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

備註

1923年鹿野忠雄即曾在台灣高海拔地區採得本種標本,但未發表。1980年鄭先祐教授在小雪山地區採獲本種,隔年(1981)與林俊義教授共同發表,並以「雪山」(Hsuehshan)為種小名的字根。須注意的是本物種學名內的「雪山」並不是海拔3886的雪山主峰,而是本物種的模式標本產地「小雪山」。
模式標本存放於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 Lin&Cheng, 1981 上次更新: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