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翠斑草蜥
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翠斑草蜥
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翠斑草蜥
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翠斑草蜥
翠斑草蜥
舅母蛇(台),蛇舅母
臺灣特有
無危(LC)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台灣特有種,分布在台北、新北、基隆、宜蘭等四個縣市,以及花蓮縣的最北端。鱗片粗糙、形狀纖瘦細長的小型蜥蜴,成體吻肛長大約4.5到6.0公分,未斷尾的個體尾長約為吻肛長的2.5倍至3倍,斷尾過後的個體尾長略短。雌雄二型性明顯,在生殖期間,雄性具有明顯的綠色斑點,雌蜥則呈現淡褐色,脅下帶有隱約的綠色條帶。具有二對鼠蹊孔(femoral pores)(偶有變異)與三對頦下鱗(chin shields),腹部鱗片具有稜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其對次生的開闊草地有著不錯的適應力,常會爬到較空曠處曬太陽,夜間則會在禾草或其他植物體上休息,儘管仍以夏天等較炎熱的時節較為活耀,但冬季天氣晴朗時,仍有機會見到牠們出來活動.幼蜥背部及體側為褐色,成蜥之雌雄兩型性相當明顯,雄蜥體側具有噴點狀斑溝構成的綠色或綠色寬帶,雌蜥體側則無寬帶或僅具細縱線.體型通常較台灣草蜥與鹿野草蜥大,一班距2對鼠蹊孔即3對頦片,尾鱗14列,背鱗縱列數通常超過44.卵生,一窩通常可產2至3顆的卵.俗別名為蛇舅母,舅母蛇(閩南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審訂: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分布

台灣北部的特有種,分布在新北、台北、基隆、宜蘭等四個行政區。分布範圍以三峽以北、淡水河以東為界,一路延伸至宜蘭縣與花蓮縣,分布南限位於立霧溪的北岸,與立霧溪南岸的鹿野草蜥呈現鄰域分布的特殊現象。這個狹窄的分布界線,也是世界上非常少數因為一條溪阻隔兩種陸域脊椎動物的特殊案例。Tseng et al.(2015)曾經利用粒線體DNA與微衛星基因座探討翠斑草蜥與鹿野草蜥的分布和遺傳入侵現象。海拔分布由海岸線開始,目前知道的最高海拔紀錄在大屯山山頂。離島地區分布於龜山島和基隆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尺寸

成蜥吻肛長平均51.32 ± 3.14 (44.5 – 59.4) mm,頭長平均 11.51 ± 0.97 (9.8 – 13.9) mm(Lue and Lin, 2008,樣本數量65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外觀相似性

與台灣其他的草蜥相較,翠斑草蜥有三對頦下鱗,可由此與四對頦下鱗的古氏草蜥與梭德氏草蜥區分。兩對鼠蹊孔,可由此與一對鼠蹊孔的蓬萊草蜥和梭德氏草蜥、三至五對鼠蹊孔的古氏草蜥區分。腹部鱗片有稜,可由此與腹部鱗片平滑的雪山草蜥和古氏草蜥區分。尾基部的環尾一周鱗為14片,且具有明顯的雌雄二型性,可由此與環尾周鱗16片、沒有雌雄二型性的台灣草蜥區分。背鱗數目(平均約45枚)比外觀極為相近的鹿野草蜥(平均約40枚)略多;但是本性狀有計數重疊的個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棲地

喜歡山邊、森林邊緣與海岸邊緣的草生地環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龜山島及基隆嶼亦有分布.分布於海拔1300公尺以下區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審訂: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取食策略

以小型節肢動物為主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關係

Lin et al.(2017)長期在北台灣標放本物種(樣本數量大於12000隻),認為紅尾伯勞與紅隼的出現會影響其季節性的斷尾率波動。另一方面,黃頭鷺的出現則會直接影響其下個月的存活率。因此,這三個鳥種可能為草蜥主要的掠食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疾病與寄生蟲

目前已知北台灣海岸的族群帶有恙蟎感染,並與本物種的生殖動態有密切的關係。在金山的研究發現,生殖季節的雄性個體會呈現較高的感染強度變動;而感染強度也受到個體異結合度的影響:異結合度較高的個體,通常徵狀輕微;而異結合度較低的個體,感染的強度變異較大(Shaner et al., 2013)。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生命週期

根據金山地區的長期標放紀錄(樣本數量大於12000隻),顯示大部分的幼蜥於夏季至秋季孵化,第二年三月之後逐漸出現性成熟的特徵,並投入生殖。但是有相當比例的個體在當年的生殖季結束之後(大約滿一歲)死亡,而殘存個體可存活至第三年的生殖季,之後幾乎死亡殆盡(大約滿兩歲)。只有極為少數的個體(可能少於1%)可以活到三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繁衍

卵生,每胎生二枚蛋,少數三枚。繁殖季可多次生殖。繁殖季節雄性會出現鮮豔的翠綠色斑點,而雌蜥會受到綠色斑點的吸引挑選雄蜥作為配偶(Tseng et al., under review)。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生長

新生的小蜥蜴在夏末秋初孵化,隔年春天快速成長,到春末夏初即可性成熟,並投入生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演化

本物種與台灣東部特有的鹿野草蜥(T. luyeanus)為姊妹種。此二物種又與台灣高山的雪山草蜥(T. hsuehshanensis)、台灣西部的台灣草蜥(T. formosanus)、中國長江流域至黃河流域之間的白條草蜥(T. wolteri)共同形成一個單系群(Lin et al., 2002;Ota et al., 2002;Lue and Lin, 2008;Tseng et al., 2014;Tseng et al., 2015)。Tseng et al.(2014)曾經利用多個基因座探討這個複合群的種化現象,而Tseng et al.(2015)則利用粒線體DNA與微衛星基因座探討翠斑草蜥與鹿野草蜥的分布和遺傳入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遺傳學

翠斑草蜥以雪山山脈為界,在台北縣和宜蘭縣呈現兩個在遺傳上高度分化的單系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保育狀態

本物種的全球分布僅限於台灣北部,分布範圍狹隘。但是在分布範圍之內經常形成極為龐大的族群數量,因此暫時保育上的危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趨勢

目前在分布範圍內的族群數量穩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威脅

本物種目前沒有立即性的生存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法規

在台灣為非保育類。IUCN未登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管理

本物種經常利用開墾後的森林邊緣與人為干擾過後的草生地環境,因此可視為植被干擾過後的指標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效益(利用)

目前未有經濟性的利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翠斑草蜥雌雄二型性相當明顯,學名及中文名即因雄體側具偏綠縱帶的特徵而來,由於以往被當作台灣草蜥,加上雄蜥擁有漂亮的體色,故相關書籍在提到台灣草蜥時,最常出現的就是本種雄蜥的照片.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審訂: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

備註

本物種在2008年之前均被誤認為台灣草蜥(Takydromus formosanus),此後基於遺傳上、形態上、與雌雄二型性的差異,獨立為一新種,由呂光洋、林思民師生於2008年共同發表。種小名為viridi(金屬綠色)與punctatus(斑點)的結合,顯示雄蜥性成熟時體側的金屬綠色斑點。
正模、副模目前均存放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viridipunctatus Lue & Lin, 2008 上次更新:2018-01-10